這幾天真的冷到骨子裡啦!氣象局發出低溫特報,這波寒流強到打破10年紀錄,台北測站可能出現10度以下超低溫,山區甚至下探6度!大家大衣羽絨服全出動,但你知道嗎?腳指頭凍到沒知覺可能不只是天氣冷,搞不好是「腳中風」的警訊!
❄️ 寒流不只凍皮肉 血管也在「皮皮挫」
每次寒流一來,急診室就擠滿心肌梗塞、腦中風的病人。國健署老早就提醒,低溫會讓血管縮起來,血壓咻咻往上衝,心血管根本「凍未條」!不過咧,大家只顧著護心護腦,腳的血管被忽略最危險。奇美醫院就碰過真實案例:
64歲阿伯有糖尿病高血壓,老菸槍一枚。走路越來越吃力,走300公尺就腿痠到要休息,後來慘到走30公尺就不行。結果寒流來時出門,腳趾突然劇痛發黑,送醫才知是「周邊動脈阻塞」——這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啦!
🩸 腳中風到底多可怕?
簡單說,血管塞住發生在腳就是腳中風。下肢動脈全堵死時,腳趾會發黑壞死,最慘要整隻腳截掉!更嚇人的數據是:
- 台灣每年8000例截肢手術,高達6000例是周邊動脈阻塞造成
- 截肢住院68天內死亡率18%
- 出院後1年內死亡率飆到34%!
🚨 腳中風高危險群 這3種人最該警覺
為什麼腳中風常拖到截肢才發現?台北醫院點出關鍵:症狀沒心臟病、腦中風那麼明顯,很容易被當成「只是腳痠」!醫師警告這3類人風險最高:
危險因子 | 對血管的傷害 |
---|---|
高齡長輩 | 血管自然老化變硬,血流不順 |
三高患者 |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,血管壁斑塊堆更快 |
老菸槍 | 尼古丁讓血管提早老化10年 |
尤其糖尿病人更要小心!奇美醫院葉峻榳醫師強調,糖尿病患如果合併神經病變,腳破皮都沒感覺,等到發現時常常已經潰爛發黑,截肢風險翻倍跳!
🦶 4招腳中風自檢法 在家摸腳背就知血管狀況
想知道自己腳的血管通不通?不用跑醫院,醫師教你在家就能做的4招檢測法:
1️⃣ 看腳趾顏色:紅潤才及格!
👉 怎麼做:光腳坐在椅子上,把腳抬高過心臟30秒,再放下垂地1分鐘
👉 正常:腳趾顏色粉嫩紅潤
👉 警訊:腳趾慘白沒血色或發紫,代表血流嚴重不足!
2️⃣ 摸腳趾溫度:冰冷就危險!
👉 怎麼做:用掌心同時摸兩腳大拇哥
👉 正常:左右腳溫度差不多溫暖
👉 警訊:單腳特別冰冷,或冷到像冰塊怎麼搓都不暖
3️⃣ 檢查腳背毛髮:腳毛茂盛是好事!
👉 怎麼做:低頭看腳背和腳趾關節
👉 正常:有細密腳毛生長
👉 警訊:腳背光禿禿像嬰兒皮膚,表示營養送不到毛囊
4️⃣ 按腳背脈搏:找不到跳動快就醫!
👉 重點位置:
- 腳背脈:腳背正中央繫鞋帶處(手指壓下去會微凹的位置)
- 內踝脈:腳踝內側凸骨頭後方凹陷處
👉 怎麼測:食指中指併攏輕壓10秒
👉 正常:感受到規律撲通撲通跳
👉 警訊:完全摸不到跳動,或跳動非常微弱
⚠️ 葉峻榳醫師叮嚀:如果出現走路腿痠痛、休息就好轉(間歇性跛行),或腳傷口超過2週不癒合,別再拖!快掛血管外科檢查!
🔥 寒流保腳4關鍵 做到免截肢
台北聯合醫院傳授保養血管的生活黃金守則,寒流來也不怕腳中風:
✅ 血管保養飲食法
- 少碰3大地雷:油炸物、肥肉、反式脂肪(奶精、酥油)
- 多吃清血管食物:深海魚、洋蔥、燕麥、黑木耳
- 糖尿病人必控糖:飯麵減量換青菜,飯後血糖別超過180mg/dL
✅ 戒菸比穿襪重要!
抽菸是血管殺手TOP1!尼古丁讓血管收縮,腳溫直接降3-5度。與其穿三雙襪,不如把菸戒掉,二手菸也別吸!
✅ 腳部防護這樣做
- 絕對禁止赤腳:就算在家也要穿室內防滑鞋
- 剪指甲大學問:平剪不修圓角,避免嵌甲發炎
- 選鞋3重點:寬楦頭、厚氣墊、魔術黏貼帶(避免壓迫腳背)
✅ 神奇溫差泡腳法
- 準備兩桶水:38度溫水 vs 42度熱水
- 雙腳先泡溫水3分鐘
- 改泡熱水1分鐘(水溫勿超過45度)
- 交替3輪,最後擦乾立刻穿毛襪
💡 醫師提醒:糖尿病人泡腳前務必用手肘測水溫,避免燙傷不知!
🚴 3招「空中健腿術」躺著做 血管年輕10歲
復健科醫師大力推薦這套床上運動,每天5分鐘促進下肢血流:
動作 | 要領 | 效果 |
---|---|---|
空中腳踏車 | 躺平抬腳45度,想像踩踏板,腰貼緊床面 | 啟動小腿幫浦效應,擠壓血管回流 |
剪刀腳交叉 | 雙腳伸直開合,像剪刀快速交換前後 | 訓練大腿內側肌群,帶動深層血流 |
自由式打水 | 腳板下壓上勾,模仿游泳打水動作 | 刺激足背動脈,預防血管硬化 |
✨ 執行秘訣:起床前躺著做,每動作20秒→休息20秒,循環5輪。腳痠麻要立刻停止!
❤️ 醫師最想說:寒流護腳關鍵在「察覺變化」
「很多長輩腳冰冷以為是正常,」血管外科醫師感嘆:「等到腳趾發黑才來,常常只能截肢…」特別提醒:
- 洗腳時每天檢查腳底:用小鏡子照腳跟、趾縫
- 買淺色棉襪:有滲血、分泌物才能即時發現
- 寒流外出穿寬鬆靴:別穿會壓腳背的緊靴子
今年冬天特別冷,把這篇存起來,幫爸媽檢查腳背脈搏,多一份警覺就少一次遺憾!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