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醫護病症

開學防疫必看!體溫量對了嗎?醫師教你破解額溫槍、耳溫槍使用迷思

高中以下學生開學倒數計時,面對新冠肺炎威脅,學校天天量體溫成了防疫基本功。但你知道嗎?「量錯體溫」比不量還危險!明明沒發燒卻被誤判,害孩子白請假;或是真正發燒沒測出來,恐釀群聚感染。今天就讓醫師手把手教你破解體溫測量迷思,一張表搞懂額溫、耳溫、腋溫怎麼看才準!

🔥 體溫幾度算發燒?別再自己猜!

衛福部說得清清楚楚:「身體內部中心體溫≥38°C」才叫發燒!但問題來了,我們根本量不到「身體內部」啊!所以不同部位的標準也不同:

測量部位 正常範圍 發燒標準 注意重點
額溫 35~37°C ≥37.5°C 最易受風吹、流汗影響,量到37.5°C↑快改量耳溫確認
耳溫 35.7~37.9°C ≥38°C 3個月以下嬰兒不適用!耳朵沒拉直會量不準
腋溫 35~37°C 比肛溫低0.8°C 要夾緊5分鐘!沒夾好數字會偏低
肛溫 36.2~37.9°C ≥38°C 最接近真實體溫,但量肛門很多孩子抗拒

💡 醫師小提醒:37.5°C~38°C是「灰色地帶」!可能是剛運動完、穿太多,也可能是發燒前兆。指揮中心要求學校至少量2次就是怕誤判。如果孩子量到這區間,先讓他休息15分鐘再量一次!

❌ 額溫槍地雷區:為什麼我量到34度?!

最近好多家長抱怨:「用額溫槍量小孩居然只有34°C,是機器壞了嗎?」其實是你中了這3大地雷

  1. 距離不對:額溫槍要離額頭1~3公分(看說明書),貼太近或離太遠都會失準
  2. 汗水干擾:小孩剛跑完額頭有汗?擦乾再量!汗水蒸發會讓溫度直直落
  3. 室外進來:大太陽下走進冷氣房,額溫可能驟降。建議進室內休息10分鐘再量

🙋‍♀️ 真實案例:王媽媽接小孩放學,在校門口量額溫37.8°C被攔下!結果到陰涼處休息後重測耳溫36.9°C。原來孩子剛曬太陽玩遊戲,額頭發熱不是發燒!

👂 耳溫槍四大口訣:「套、拉、潔、校」缺一不可!

想量準耳溫?跟著醫師念口訣:

✅ 套:耳套是關鍵!

  • 拋棄式耳套用過即丟,重複用就像「用髒筷子吃飯」
  • 沒耳套機型?用酒精棉片從中心往外螺旋擦拭探頭,等5分鐘完全乾再量

✅ 拉:耳朵要拉對角度!

  • 3歲以下:把耳朵輕輕「往下往後」拉
  • 3歲以上:反手從頭後方把耳朵「往上往後」拉
  • 沒拉直耳道?量到的是耳道溫度不是鼓膜溫度!

✅ 潔:探頭清潔不能偷懶

  • 早晚用70~75%酒精擦探頭(別用漂白水!)
  • 耳垢卡住?用乾棉花棒輕轉清潔,嚴禁噴清潔劑

✅ 校:半年校正一次

  • 耳溫槍用久會「疲勞」!找原廠或藥局協助校正
  • 簡易檢查法:量自己耳溫後立刻換另一支量,誤差>0.5°C該送修了

⚠️ 耳溫槍禁忌:中耳炎、耳朵開刀過的人別用!耳道變形會量不準

👶 嬰幼兒體溫這樣量最安全

小寶寶亂動難配合?不同年齡有解法:

年齡 推薦方式 替代方案 絕對別用!
0~1個月 腋溫 背溫 耳溫、肛溫
1~3個月 腋溫 電子肛溫 額溫
3個月↑ 耳溫 腋溫 水銀溫度計

新生兒量背溫技巧

  1. 讓寶寶趴在你大腿上
  2. 溫度計放背後肩胛骨中間
  3. 蓋上毛巾壓住3分鐘
  4. 量到溫度+0.5°C約等於中心體溫

🚨 停課標準出爐!一班1人中鏢全班停課

教育部最新規定(2023年更新版):

📚 高中以下學校

狀況 處理方式
1名師生確診 全班停課7天
1校2名師生確診(不同班) 全校停課7天
鄉鎮市區1/3學校停課 全行政區停課

🎓 大專院校

狀況 處理方式
1師生確診 該師生授課/修課的所有班級停課
2師生確診(不同課程) 全校停課

💉 重要補充:學生發燒標準= 耳溫≥38°C額溫≥37.5°C且耳溫複測≥38°C。家長每天上學前先幫孩子量,有發燒或咳嗽、非過敏流鼻水,請直接在家休息!

🌡️ 量體溫黃金守則:安靜、乾燥、反覆測

最後醫師叮嚀這幾件事:

  • 運動後、吃熱食、哭鬧後至少休息15分鐘再量
  • 額頭有瀏海?撥開!耳朵有耳環?取下!
  • 懷疑發燒但量正常?每2小時量一次並記錄
  • 電子體溫計常溫放10分鐘再開機,避免溫差影響
📊 體溫全紀錄表 時間 額溫 耳溫 備註(是否剛運動/喝熱飲)
07:00 36.8 37.1 剛起床
12:30 37.6 37.9 體育課後(休息後降至37.2)

掌握這些技巧,再也不怕誤判體溫!保護孩子也守護校園,平安度過開學防疫期~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