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醫護病症

鼻血狂流別輕忽!可能是這些致命疾病在敲門,醫師親授救命止血3招

最近天氣熱到爆,阿明伯在公園下棋時突然鼻血像水龍頭關不掉,嚇壞棋友們!送醫才發現收縮壓飆破180mmHg。原來流鼻血不一定是火氣大,更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救命警報

🩸 為什麼夏天也會狂流鼻血?血管的無聲抗議

大家總覺得心血管問題是冬天專利,其實夏天更危險!當你汗流浹背又沒補夠水:

  1. 血液變超濃稠,心臟得用更大力氣泵血
  2. 血管像被持續吹氣的氣球,血壓直線飆高
  3. 高血壓族群血管缺乏彈性,鼻腔微血管直接爆裂

花澤醫師特別提醒:”台灣濕熱天氣會讓身體進入’脫水模式’,門診夏天高血壓患者就診率比冬天高兩成!”

👶👴 大人小孩流鼻血差很大!一張表看懂關鍵差異

比較項目 小孩流鼻血 大人流鼻血
好發位置 鼻孔入口處微血管 鼻腔深處動脈血管
出血量 幾滴就停 像水管噴湧難止住
常見原因 挖鼻孔/撞到/過敏性鼻炎 三高疾病/動脈硬化/腫瘤
止血速度 壓5分鐘內必停 常超過15分鐘還滲血
危險指數 ★☆☆☆☆ (通常無害) ★★★★☆ (可能致命)

小孩流鼻血:多半自己搞出來的

小朋友鼻腔黏膜薄得像餛飩皮,陳太太的5歲兒子就是典型:

  • 昨天挖鼻孔玩黏土
  • 今天打噴嚏太用力
  • 明天撞到媽媽手肘

壓住鼻翼5分鐘絕對能止血,但記得剪短孩子指甲,別讓手指變成「微型鑽探機」!

大人流鼻血:身體的紅色警報

當45歲以上突然血流不止要特別警覺!林醫師上個月就遇到案例:

  1. 50歲王董開會時鼻血染紅整份企劃書
  2. 壓了半小時才勉強止住
  3. 檢查竟發現血管硬化像生鏽水管
  4. 收縮壓長期在160上下徘徊

尤其服用抗凝血劑的族群,流血量會比平常人多1倍!

🚨 止鼻血絕對不能做的3大地雷動作

❌ 錯誤1:頭往後仰裝沒事

阿嬤最愛這招!但血液倒流會:

  • 沿喉嚨流進胃裡引發噁心嘔吐
  • 更慘的是嗆入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
  • 醫生根本無法判斷實際出血量

❌ 錯誤2:衛生紙狂塞猛換

診間常見患者鼻孔塞成”木乃伊”,結果:

  1. 乾掉的紙巾黏住傷口
  2. 撕下來時扯掉新結的痂
  3. 二次出血比第一次更嚴重

❌ 錯誤3:躺平舉高雙腳

這動作會讓腦壓瞬間升高,血根本是用噴的!去年就有阿公這樣做,結果血從鼻孔噴到天花板的慘案…

✅ 醫師親授救命止血3步驟(圖解動作)

STEP 1:壓對位置比止血偏方重要

  1. 坐直身體微向前傾15度
  2. 食指拇指捏住鼻翼軟骨(硬骨下方凹陷處)
  3. 像捏住吸管那樣封住出血點

淺香醫師強調:”90%患者壓錯硬骨位置,要捏在鼻孔上方軟Q處才有效!”

STEP 2:加壓計時10分鐘

拿手機設定倒數計時,過程中:

  • 用嘴呼吸別偷看
  • 冰袋敷頸後非額頭(頸部有收縮血管神經)
  • 若血流進喉嚨要立刻吐出

STEP 3:觀察殘留症狀

止血後24小時內要當「鼻腔偵探」:

🔍 棉花棒輕觸鼻腔檢查血塊是否完整
🔍 喝冰水測試是否再度滲血
🔍 留意頭暈/心悸等貧血症狀

🏥 這5種鼻血快掛急診!命懸一線特徵表

危險訊號 可能病因 救命處置
單側流超過1小時 鼻腔腫瘤 立即電燒止血
血帶腐臭味 鼻腔壞死性感染 抗生素+清創手術
伴隨視力模糊 高血壓危象 降壓藥靜脈注射
咳出凝血塊 血液倒流肺部 抽痰+氧氣治療
皮膚出現瘀斑 血小板過低 輸血小板製劑

特別注意!高齡者止血能力差

70歲以上血管修復力只剩年輕時30%,門診常見阿公阿嬤:

  • 以為止血了去睡覺
  • 半夜枕頭浸濕半邊
  • 送醫已血紅素掉到7以下

陳文昌醫師警告:”老人家流鼻血後喝雞湯補身是大忌!高鈉高脂會讓血壓再度飆高”

🛡️ 3招打造「防流血體質」從血管保養做起

飲食關鍵:吃出Q彈血管

🍅 茄紅素戰隊:番茄炒蛋加橄欖油(提升吸收率3倍)
🐟 Omega-3特攻隊:午仔魚/秋刀魚(清蒸保留營養)
🌰 維生素E護衛隊:杏仁/菠菜(每天手心一把量)

避開血管地雷食物

阿明伯的慘痛教訓:流鼻血當天吃了這些!

☠️ 麻油雞(酒精+高脂雙重暴擊)
☠️ 麻辣鍋(辣素刺激黏膜微血管)
☠️ 人參茶(促進血液循環反效果)

居家保養神隊友

藥師推薦低成本保養法:

  1. 凡士林棉花棒:睡前輕塗鼻腔(保持濕潤)
  2. 加濕型電風扇:對腳吹避免直噴臉部
  3. 按壓迎香穴:鼻翼兩側畫圈按摩(增強黏膜韌性)

當鼻血成為健康風向球,與其驚慌塞衛生紙,不如學會解讀身體密碼!下次看到鮮紅警報,記得先壓對位置計時10分鐘,若伴隨頭痛胸悶別硬撐,快衝急診室保平安。你的血管健康,就從止對鼻血開始守護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