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膳食營養

吃飽照樣瘦!營養師親授『低GI飽足減重法』

齁!是不是常常聽到人家說:「吃低熱量就會瘦啦!」、「選低GI食物減重最有效!」結果自己照著做,體重機上的數字卻像被黏住一樣不動如山,甚至還往上爬?真的會讓人超~沮喪的捏!

真相是:減重哪有這麼簡單! 如果光靠這兩招就萬事OK,路上哪還有那麼多為體重煩惱的人咧?說實在的,「低熱量」跟「低GI」這兩個概念本身沒錯,關鍵在於「你怎麼吃」! 吃錯方法,就算選了低熱量、低GI食物,一樣可能越減越肥喔!今天就來徹底搞懂,怎麼聰明搭配這兩招,吃飽飽還能瘦下來!

🍚 先搞懂什麼是「低熱量飲食」?

簡單說,「低熱量飲食」就是吃的總熱量 比你身體每天需要的還少一些些。注意喔!是「少一些」,不是叫你餓到前胸貼後背!一般建議每天比需要的熱量少個 500大卡左右 最剛好,既能減重又不傷身。

重點提醒:

  • 每個人的「低熱量」不一樣啦! 男生女生不一樣、年紀身高體重不同、上班族跟工地師傅活動量差超多,連消化吸收速度每個人也不同。所以啊,網路上那些「號稱適合所有人」的低熱量菜單,真的看看就好,別傻傻照抄!最保險的作法,是去找專業營養師幫你量身訂做,才不會減到營養不良或根本沒效果。

📈 再來!什麼是「低GI」?跟血糖大有關係!

GI 就是「升醣指數」(Glycemic Index) 的縮寫。它量的是 食物吃下肚後,讓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指標。最早是給糖尿病友控制血糖用的,後來發現對減重也超有幫助!

  • 低GI食物:在腸胃裡消化吸收比較慢⏳,血糖就像坐平穩的電梯慢慢上升,身體比較沒負擔,也比較不容易餓。
  • 高GI食物:消化吸收超快🚀,血糖像坐雲霄飛車一樣衝高高!這時身體會趕緊分泌大量「胰島素」來降血糖。問題來了!胰島素一多,就容易把多餘的熱量轉成脂肪囤起來,而且血糖一下子衝高又驟降,馬上又讓你覺得「好餓!好想吃東西!」惡性循環就開始啦!

所以囉,把食物的GI值分成三種:

  • 低GI (GI ≤ 55):血糖最穩,減重好朋友!
  • 中GI (GI 56-69):偶爾吃可以,別當主力。
  • 高GI (GI ≥ 70):能避就避,真要吃請搭配低GI食物中和。

🥗 減重必勝關鍵:低熱量 + 低GI 聰明配!

知道定義後,重點來啦!怎麼把「控制熱量」和「選擇低GI」結合,吃得飽又不胖?

  • 熱量是總開關:管好你吃進去的總份量,熱量就不會爆表,這是減重的基礎。
  • GI值決定飽足感與餓不餓:同樣熱量下,低GI食物因為消化慢、血糖穩,能讓你撐更久不亂吃零食! 高GI食物吃完可能兩小時就餓到翻冰箱了。

看看六大類食物會發現:

  • 高GI陷阱區:大多是精緻澱粉(白飯、白麵包、蛋糕)、部分甜甜的水果(西瓜、荔枝)、還有加工食品(餅乾、洋芋片)。它們結構簡單,身體咻一下就分解吸收完了。
  • 低GI飽足區:全穀雜糧(糙米、燕麥)、豆類、大部分蔬菜、好的蛋白質(肉、魚、蛋、豆腐)、好的油脂(堅果、酪梨)。它們需要身體花時間認真工作消化,血糖穩、胃也比較不會空虛。

💡 營養師實戰8大心法!吃飽瘦身不復胖

綜合以上,整理出讓你吃得均衡、飽足又能瘦的實用技巧:

  1. 熱量合理 + 優先低GI:別餓肚子!在每日合理減重的熱量範圍內(例如少500大卡),每一類食物都優先挑選低GI的選項。主食選糙米飯、五穀飯取代白飯;水果選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取代西瓜、芒果。
  2. 膳食纖維是關鍵!蛋白質油脂不可少高纖食物(蔬菜、水果、全穀、豆類)是低GI、高飽足的大功臣! 同時,適量的蛋白質(豆魚蛋肉)和好油脂(一湯匙堅果、烹調用橄欖油)能延緩胃排空,讓飽足感更持久,別因為減肥就不敢吃油!
  3. 原型食物萬歲!加工食品退散越接近食物原本樣子的越好! 吃一顆馬鈴薯 vs 吃一包洋芋片,熱量可能差不多,但營養價值和GI值天差地遠!選糙米飯絕對比選米漿(即使是無糖)來得好。
  4. 烹調簡單、結構完整:食物別煮得太軟爛!糙米保留麩皮、蔬菜別切太碎、水果直接吃比打成果汁好。結構越完整,消化越慢,GI值越低。
  5. 高GI混搭低GI:偶爾想吃白飯、白麵條?沒問題!但記得搭配大量蔬菜、優質蛋白質和好油脂一起吃。 例如:一碗白飯 + 半碗青菜 + 一份滷豆腐 + 幾片瘦肉,整體GI值就降低了。
  6. 精緻點心換水果:下午嘴饞想吃蛋糕、餅乾?試著換成一份低GI水果(蘋果切片沾點無糖花生醬、芭樂撒點梅粉),滿足甜食慾又健康。
  7. 戒掉含糖飲料!白開水是最佳飲品:果汁、手搖飲、汽水…這些都是高GI又空熱量的地雷!多喝水! 身體有時候會把口渴誤認成飢餓。想喝點味道?無糖茶、黑咖啡是好選擇。
  8. 適度酸味好處多:料理時加點醋、檸檬汁,不僅增添風味,研究也顯示能稍微延緩胃排空速度,幫助血糖更穩定喔!

📣 營養師小叮嚀

「低熱量」和「低GI」都是很棒的工具,但沒有單一神奇食物或方法。減重要成功,關鍵在於 整體飲食的「質」與「量」的平衡,加上規律的生活作息。別給自己太大壓力,從一餐開始調整,養成習慣最重要!如果對份量拿捏或食物選擇有疑問,找營養師諮詢絕對是最精準、最安全的投資!

文獻參考:衛生福利部 國人常用食物之升糖指數

💪 健康減重是一輩子的功課,找到適合自己、能持續的方法,才是王道!別再餓肚子減肥啦,聰明吃、健康動,體態自然越來越輕盈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