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真的有夠「盧」!明明已經入秋,太陽還是毒到像要咬人,中午出門買個便當就滿身大汗。更煩的是辦公室冷氣開超強,一進一出根本像在洗三溫暖,搞得頭痛肩頸硬梆梆,還莫名想吐…小心!這可能是「陰暑」作怪,跟一般中暑完全不同!
🔥 熱傷害分兩種!「陽暑」「陰暑」症狀差很大
陽暑(一般中暑)|太陽直曬的熱傷害
- 典型症狀:口乾舌燥到像吞沙子、身體發燙卻流不出汗、頭痛到像被鎚子敲、肩膀硬到變石頭
- 高危險群:工地師傅、外送員、愛爬山阿伯、路跑族
- 惡化警訊:開始噁心抽筋、講話「魯小小」神智不清,這就是熱衰竭!
陰暑(冷氣病)|溫差造成的隱形殺手
- 冷氣房陷阱:肩頸像被冰塊凍住、頭暈腦脹、鼻子喉嚨乾癢、胸口悶像壓大石
- 「燒腹內」秘密:身體表面冷吱吱,內臟卻熱到像悶燒鍋!汗排不出去就水腫反胃
- 數據驚人:室內外溫差超過7°C,8成上班族會出現「陰暑」症狀
💦 自救法寶!中醫傳授對症緩解絕招
陽暑急救3步驟
- 立刻移動:躲到樹蔭下或騎樓,千萬別衝冷氣房(溫差會更慘)
- 補對水分:小口喝運動飲料+溫水(1:1),加鹽梅子更讚
- 散熱技巧:
- 刮痧:從後頸順著膀胱經往下刮,出痧就停(硬刮會傷身)
- 藥飲:中醫常用「白虎湯」退燒,或「清暑益氣湯」補氣
陰暑調理黃金守則
| 調理重點 | 具體方法 | 作用 | |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—–| | 逼出寒氣 | 40°C溫水泡腳過腳踝 | 暖核心促排汗 | | 開毛孔 | 喝「新加香薷飲」| 驅表寒排濕熱 | | 護脾胃 | 按足三里穴+熱敷 | 止反胃消水腫 |
泡腳神救援:下班回家立刻用40°C溫水(手摸微燙不刺痛)泡腳10分鐘,水位要蓋過腳踝上三指,看到背脊冒汗就成功!阿明師傅親測有效:「本來冷到穿外套,泡完竟流汗了,肚子悶脹也消了」
🚫 地雷行為!這些習慣讓你愈解暑愈傷身
- 狂灌冷飲:冰水下肚瞬間收縮血管,腸胃像被凍結,台語叫「煞到」→ 改喝常溫鹽水
- 冷氣開18°C:室內外溫差>5°C必中招!濕度掉到40% 眼鼻乾到出血
- 滿身汗衝冷房:毛孔大開時冷氣直灌,寒氣秒入侵→ 在玄關擦乾等5分鐘
🛡️ 超前佈署!中醫師的防暑秘技
預防神飲「生脈飲」
藥材 | 功效 | 替換技巧 |
---|---|---|
麥門冬 | 滋陰降火 | 燥熱體質加更多 |
五味子 | 鎖住水分 | 胃弱改山楂 |
人參 | 補氣抗疲勞 | 怕上火用黨參 |
煮法:藥材抓一把(約50g)加水1500c.c滾20分鐘,裝保溫瓶當水喝
水量公式大公開
💧 每日喝水量 = 體重 × 30c.c 範例:70公斤阿伯 → 70×30=2100c.c ⚠️ 流汗多要加碼500c.c,且每小時補充200c.c
上班族生存指南
- 冷氣攻防戰:
- 出風口掛濕毛巾(維持60%濕度)
- 薄外套反穿護後背,圍巾蓋後頸
- 溫差緩衝術:
- 進冷氣房前→ 走廊慢走3分鐘降溫
- 出外勤前→ 喝半杯溫水暖脾胃
👵 高危險群注意!長輩小孩防暑要點
- 老人:口渴感知差,固定每小時提醒喝水,房間放濕毛巾
- 小孩:玩到忘我不喊熱,看耳朵是否發紅(比流汗更早警訊)
- 慢性病患者:糖尿病患隨身帶糖果,避免低血糖偽裝中暑
🌿 中醫師小叮嚀:最近門診陰暑患者多3成!關鍵在「流不出汗」,泡腳比喝薑湯更有效。若頭痛伴隨想吐、刮痧無效,快喝「新加香薷飲」解表寒~
(本文獲「馬光健康網」授權轉載,更多養生秘訣請關注專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