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愛跑步的朋友們!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擾:每次跑完步就腰酸背痛,或是膝蓋卡卡的?明明已經熱身了,跑完還是這裡痠那裡痛?其實啊,問題很可能出在你的屁股沒認真上班!今天就來分享物理治療師認證的4招練習,幫你把臀腿力量練起來,跑步不再當「痛痛人」~
🍑 為什麼練屁股這麼重要?跑步關鍵在「髖伸直」
跑步看起來是腳在動,但其實全身最吃重的引擎是臀大肌!它負責把大腿往後推(髖伸直),幫你對抗地心引力。如果屁股偷懶:
- 腰部肌肉會代償→跑完腰像被揍一拳
- 膝蓋壓力暴增→下樓梯膝蓋吱吱叫
- 小腿過度用力→跑完鐵腿三天
臀大肌根本是下肢的勞模啊!它力量大又耐操,可惜現代人久坐讓它常常罷工。接下來教你的動作,就是要叫醒這顆沉睡的馬達!
🔥 4招臀腿覺醒訓練(附細節圖解)
🧱 第一招:橋式|啟動你的臀部開關
常見錯誤:很多人屁股一抬就拱腰,結果練完腰比屁股還痠!
正確這樣做:
- 躺平屈膝,腳跟離屁股約一個手掌距離
- 先做骨盆後傾:想像恥骨往上頂,把尾椎「捲」離地板(這時會感覺屁股繃緊)
- 保持捲骨盆,像串燒一樣從尾椎→腰椎→胸椎一節節抬離地
- 抬到肩膀到膝蓋成直線,夾緊屁股3秒鐘
- 慢慢一節節降回地板(速度要比抬起更慢!)
進階挑戰:
- 抬起後輪流抬單腳,像在空中走路
- 單腳橋式:一腳伸直,只用單腳撐起全身
💡 物理治療師小叮嚀:如果做完腰痠,拿條毛巾墊在腰下,手伸進去應該抽不出來才沒代償!
🪑 第二招:深蹲|屁股往後坐才有效
常見錯誤:膝蓋衝第一!整個蹲姿像往前跪,大腿前側爆痠屁股卻無感。
正確這樣做:
- 站姿雙腳比肩稍寬,腳尖微外八
- 想像後面有張隱形椅子,用屁股去找椅面
- 膝蓋對準腳尖方向(可手扶牆保持平衡)
- 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就好,重點是感受屁股被拉開
- 站起時腳跟用力踩地,用臀肌把身體「推」上來
台灣人常見問題:腳踝太緊蹲不下?試試:
- 腳跟踩瑜伽磚或厚書
- 扶著門框做輔助深蹲
🚫 別再迷信「膝蓋不超腳尖」!重點是保持重心在腳掌中央,過度刻意往後坐反而傷腰。
📦 第三招:硬舉|練出翹臀不練粗腰
常見錯誤:彎腰搬東西!這招做錯超傷腰椎,寧可不練也不要亂練。
正確這樣做:
- 手持水瓶或小啞鈴站直
- 先吸氣繃緊肚子(像要挨一拳)
- 屁股往後推,保持胸挺直,脊椎打直向前傾
- 膝蓋微彎即可,感受大腿後側與屁股的拉扯感
- 回到站姿時,用屁股往前頂的力道起身
安全要訣:找根棍子貼在背上!後腦→胸椎→薦椎三點都要接觸棍子,才能保持脊椎中立。
🚶 第四招:分腿蹲|模擬跑步的黃金動作
為什麼有效:跑步本來就是單腳運動,這招直接模擬跨步姿勢!
正確這樣做:
- 前後腳站,後腳腳尖點地(重心90%在前腳)
- 身體打直,收小腹
- 前腳膝蓋對準腳尖方向慢慢下蹲
- 蹲到前大腿平行地面,注意後腳膝蓋不碰地
- 站起時用前腳腳跟發力,臀肌收縮帶起身體
升級技巧:
- 站在軟墊上增加不穩定性
- 手持壺鈴增加阻力
- 每次蹲下時停頓3秒,強化肌肉離心收縮
👟 跑步族必學:練完後試著單腳站立30秒,如果晃到不行,代表你的穩定肌群還需要多練!
📅 訓練計畫這樣排最有效
頻率 | 動作組合 | 次數 | 特別提醒 |
---|---|---|---|
初學者 | |||
(每週2次) |
橋式+深蹲 | 每式10下×3組 | 組間休息90秒 |
進階者 | |||
(每週3次) |
四招全做 | 每式8-12下×4組 | 可負重5kg |
跑前激活 | 分腿蹲 | 每腳6-8下×2組 | 不負重當熱身 |
跑後恢復 | 單腳橋式 | 每腳撐住20秒×3組 | 強化穩定 |
❗ 這些警訊代表你做錯了
- 膝蓋痛:通常是重心偏前腳掌,試著穿襪子練,檢查腳跟是否離地
- 腰痠:核心沒收緊,繫條彈力帶在腰部提醒自己
- 大腿前側爆痠:過度使用股四頭,想像「用屁股發電」
- 腳踝痠:活動度不足,練前先用腳寫ABC字母放鬆
💬 跑友真實見證
「以前跑10K膝蓋就痛,練分腿蹲三個月後半馬輕鬆完賽!」——新竹陳先生
「橋式讓我找到屁股用力的感覺,現在跑步像裝了推進器!」——台北林小姐
🧠 物理治療師的真心話
「台灣跑者最常忽略『髖伸直』訓練,其實強化臀肌比狂練大腿更重要!每週花20分鐘練這4招,能減少50%以上跑步傷害。」——馬拉松物理治療所 張治療師
記得啊~訓練不是越痠越好,感受正確肌肉發力才是關鍵。現在就鋪開瑜珈墊試試第一招吧!練完歡迎到底下留言分享你的心得~(若持續疼痛請務必就醫喔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