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罩戴整天害你「落下巴」?顳顎關節痛竟成疫情後遺症
你有過這些經驗嗎?吃飯嚼到一半下巴突然「喀」一聲、早上起床覺得腮幫子痠痛,甚至嚴重到張不開嘴?別懷疑,這可能是「顳顎關節症候群」在作怪!更驚人的是,日本整骨院院長花谷博幸親口證實:「疫情後這類患者直接暴增5倍!」連台灣物理治療師的診間也擠滿口罩戴到下巴痛的上班族。
為什麼戴口罩會害你下巴痛?三大凶手曝光
-
肌肉被口罩綁架整天
口罩繩整天拉扯耳朵,害得咬肌(腮幫子那兩塊)跟顳肌(太陽穴附近)像被綁住的橡皮筋,越拉越緊。花谷院長比喻:「就像你穿小一號的鞋子走整天,腳能不痛嗎?」 -
臉部罷工變殭屍
戴口罩講話變少、懶得做表情,下巴關節活動度直接砍半。物理治療師胡椀婷搖頭說:「很多人整天口罩戴著,只有吃飯動下巴,關節都生鏽了!」 -
焦慮讓你夜夜磨牙
日本專家小見山道點破關鍵:「疫情壓力讓人無意識咬緊牙關。」衛福部基隆醫院更補充,完美主義、高壓族群特別容易中招,女生痛感更明顯!
自我檢測!4個徵兆中了快自救
對照這張超簡單檢查表,只要中一個就要當心:
- ✋ 張嘴卡關:手指併攏(三指寬)塞不進嘴裡
- 🔊 喀喀交響曲:打哈欠或嚼飯時下巴發出聲音
- 👂 耳朵前炸痛:按壓耳垂前方1公分處,咬牙時痛到皺眉
- 😖 嘴角痠痛:嘴角斜上方1公分處,用力咬就痛到飆淚
物理治療師親授!3招終結口罩痛
第一招:關節鬆綁按摩術(早晚各5分鐘)
-
咬肌放鬆
食指摸到咬牙時鼓起的腮幫子(耳垂下方),用吃奶的力氣畫圈按壓,記得牙齒要微微分開,按到痠痛點就停住深呼吸,10圈換邊。 -
太陽穴解鎖
雙手無名指壓在太陽穴上,想像在揉開結塊的麵團,順時針揉10圈+逆時針10圈,頭痛人也必做!
治療師小叮嚀:按摩時搭配熱敷效果加倍!裝熱水在保特瓶外包毛巾,躺著壓在痛點超舒服。
第二招:表情肌復活操(辦公室隨時做)
動作 | 要領 | 次數 |
---|---|---|
舌頭充氣功 | 用舌頭頂左臉頰→換右臉→頂上唇→頂下唇,每部位撐5秒像吹氣球 | 輪流3回 |
空氣臉瑜伽 | 閉嘴鼓左臉→右臉→嘟上唇→翹下唇,最後深吸氣讓整張臉膨脹像青蛙 | 每動作5秒×3組 |
偷吃步技巧:開會時戴口罩偷偷做,根本沒人發現!
第三招:下巴滑行訓練(每天10次)
- 牙齒輕碰像含珍珠,下巴慢慢往前滑(想像地包天)
- 維持前凸姿勢,左右平移像鐘擺(幅度不用大)
- 最後大絕招:張嘴到極限→慢慢閉合(重點:臼齒要碰到才算數)
進階版:上廁所時練習「舌頂門牙法」
👉 舌頭黏在上門牙背面→慢慢張嘴到舌頭快離開→暫停3秒→緩緩閉嘴。矯正醫師私下透露:這招還能防雙下巴!
台灣醫師警告:看錯科白花錢!
台灣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急喊:「這病要看牙科!不是骨科!」大醫院都有「顳顎關節特別門診」。但物理治療師楊宛青也安慰:「輕微症狀在家自救九成有效,重點是改掉這些壞習慣」:
- ✘ 講電話用肩膀夾
- ✘ 趴睡壓迫臉頰
- ✘ 啃蘋果張大嘴
- ✘ 緊張就咬筆桿
特別提醒高危險群:常吃口香糖、愛嗑堅果、習慣性托腮的人,口罩每戴2小時就要偷偷動下巴(假裝嚼口香糖動作超有用)。
真實案例見證
32歲櫃姐美惠分享:「以前以為頭痛是口罩太緊,直到連布丁都吞不下才驚覺嚴重。照著按摩兩週,終於能大口咬漢堡了!」關鍵在每天刷牙時多花5分鐘保養下巴,搭配睡前用拳頭溫敷關節(握拳抵耳前凹陷處),省下好幾千復健費。
最後救命提醒:如果自救兩週沒改善,或痛到影響睡眠,快衝牙科拍X光!可能是關節盤移位需要專業治療。防疫很重要,但也別讓口罩毀了你的好胃口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