🌟 衰弱不是正常老化!5大危險信號快筆記
「最近阿母走路越來越慢,連最愛的罐頭都打不開…」這不只是普通老化!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醫師強調:「當長輩出現這些狀況,很可能是『衰弱症』敲門。」別以為是自然現象,這可是失能的前哨站!
▍5個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:
- 🪙 體重偷溜:半年內莫名瘦超過3公斤(沒刻意減肥)
- 💪 手沒蔥力:拿不動5公斤米袋、罐頭轉不開
- 😩 整天累累:買個菜回來要躺半天
- 🐢 走路變龜速:過馬路綠燈走不完
- 🛋️ 活動量暴跌:整天坐電視前打瞌睡
王醫師提醒:「只要中3項以上,衰弱風險飆高!早發現介入,能延緩失能7年以上」
🔄 肌少症&衰弱是惡性循環?破解關鍵在這!
「阿伯不想動→肌肉萎縮→更沒力氣動」根本惡性循環!臨床發現:
- 肌少症長輩 死亡率高2倍
- 衰弱族群 跌倒率多3倍
- 兩者加乘恐引爆「失智、憂鬱、慢性病」連鎖反應
▍打破循環的黃金雙鑰:
graph LR
A[適當運動] --> B(肌肉量↑)
C[足量蛋白質] --> B
B --> D[衰弱改善]
D --> E[活動力↑]
💦 復健醫師親授!用「寶特瓶+毛巾」在家練全身
新光醫院陳亭安醫師設計 安全三組運動,重點提醒:
✅ 用 裝水500ml寶特瓶 替代啞鈴
✅ 地板 舖止滑墊 防跌倒
✅ 椅子選 無輪+靠牆 的餐椅
❌ 絕不憋氣!動作時喊出「呼~吸~」
👐 第一招:上肢增力(防手抖)
動作 | 要領 | 次數 |
---|---|---|
二頭彎舉 | 手肘夾緊腰側,像「抱西瓜」慢慢彎 | 10-15下×2組 |
三角上舉 | 手臂打直像「小飛機」側平舉 | 8-12下×2組 |
💡 阿嬤小技巧: 寶特瓶水量可從1/3滿開始,漸進增加
🦵 第二招:下肢穩盤(防跌倒)
▍板凳深蹲:
- 雙手交疊放胸口
- 屁股向後「像要坐馬桶」
- 碰到椅面立刻站起(絕對不坐下!)
▍踮腳尖走路: 扶著流理台,腳跟離地 撐10秒,重複做「煮一壺水時間」
陳醫師叮嚀:「起身瞬間最容易跌倒!記得先吸氣憋住,核心繃緊再起來」
🧣 第三招:五十肩剋星(毛巾操)
-
開肩展翅:
- 毛巾舉過頭向後拉
- 感覺腋下伸展停10秒
-
背後搓澡:
- 右手上/左手下抓毛巾
- 上下拉動20次換邊(改善扣內衣)
-
撐椅起立:
- 雙手壓扶手撐起身體
- 懸空停1秒再緩降(練手臂又護膝)
🥚 蛋白質吃不夠?銀髮族「偷吃步」大公開
國健署建議:60公斤長輩每天要吃5掌心肉!但很多阿公阿嬤「咬不動、吃不下」,營養師破解:
▍超實用補蛋白技巧:
問題 | 解方 | 菜單舉例 |
---|---|---|
牙口不好 | 用蒸蛋/嫩豆腐替代肉塊 | 吻仔魚蒸蛋+蝦仁豆腐羹 |
吃不多 | 少量多餐補蛋白 | 下午喝杯無糖豆漿+茶葉蛋 |
怕腥不喝奶 | 豆漿混米漿蓋味道 | 紅豆燕麥奶(加乳清蛋白) |
吞藥卡卡 | 藥粉拌布丁更好吞 | 飯後甜點順便吃藥 |
王副院長特別提醒:「飯配湯」最危險!易嗆咳改吃 勾芡粥品(如:魩仔魚莧菜羹)
🚨 吞嚥困難自救法!4招防窒息
當長輩出現「清喉嚨次數變多、吃飯變慢」,試試:
- 舌頭體操:每天對著鏡子「吐舌頭ㄌㄩㄝ~」10下
- 進食SOP:吃一口→吞乾淨→清喉嚨→再吃下一口
- 食物改造:肉片改獅子頭、青菜切碎鑲進蛋餃
- 喝水密技:用「凍飲杯蓋」小口慢飲
若常嗆到發燒,速就醫做吞嚥攝影檢查!
📱 免費線上檢測!「長者量六力」LINE官方帳號
國民健康署推神器!掃碼加 @hpaicope 幫長輩檢測:
✓ 認知功能 ✓ 行動能力
✓ 營養狀況 ✓ 視力聽力
✓ 憂鬱傾向 ✓ 用藥安全
💡 晚輩必做: 每季帶長輩測「椅子起坐測試」:
30秒內能從椅子站起坐下 超過15次 算及格!
💬 醫師暖心結語
「存老本要趁早!」王亭貴副院長呼籲:
50歲後每年 流失1%肌肉
每天花 10分鐘做毛巾操+ 早餐多加顆蛋
就能打破衰弱循環,帶孫子逛公園不氣喘!
✨ 給晚輩的小作業:
明天就幫爸媽:
- 冰箱常備 即食雞胸肉
- 浴室換 防滑拖鞋
- 餐桌撤掉 湯泡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