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台中社會局拍敬老卡宣傳片,結果影片裡阿公阿嬤在跑步機還沒停就直接滑下來,嚇壞一堆專業人士!長輩骨頭脆、肌肉力量不夠,這種動作真的母湯啊~後來社會局緊急下架影片,但這也讓大家開始思考:樂齡族到底該怎麼運動才安全?
為什麼長輩運動特別容易受傷?
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的王凱平醫師講得超實在:「年紀大不是問題,問題是肌力掉太快!」 很多長輩關節痛、容易跌倒,根本原因其實是肌肉量不足啦!像膝蓋、髖關節、腳踝這些地方,年輕時可能沒感覺,但隨著年紀增長就會開始「討債」囉~
⚠️ 樂齡族兩大運動地雷:
-
肌力不足還硬撐
王醫師分析:「肌肉就像關節的天然護具,肌力不夠的時候,關節會變得不穩定,軟骨一直互相摩擦,久了就開始痛。」更可怕的是身體會自動「代償」— 這邊沒力就靠那邊硬撐,結果搞到全身緊繃痠痛,惡性循環啊! -
動作控制力下降
簡單講就是「身體不聽使喚」!想踩穩結果腳滑、該收力卻煞不住車。醫師舉例:「很多長輩腳踝扭傷,就是因為大腦和肌肉的連線變慢,反應不過來。」
樂齡族最常中招的運動傷害TOP3
🦵 1. 膝蓋痛 — 半月板在哀嚎!
膝關節裡的「半月板」就像避震橡膠墊,用越久磨損越嚴重。王醫師特別提醒:
- 下樓梯膝蓋軟:可能是半月板被擠壓的警訊
- 突然轉身膝蓋痛:小心半月板撕裂傷!
- 膝蓋腫得像麵龜:當天或隔天腫脹要馬上看醫生,可能是十字韌帶出問題
🍑 2. 髖關節卡卡 — 退化性關節炎前兆
「很多長輩以為坐骨神經痛,結果是髖關節退化」醫師搖頭說。最明顯的特徵是:
- 穿襪子變超困難:髖關節轉不過來
- 大腿根部深層痠痛:尤其久坐站起來瞬間
- 走路變企鵝步:身體會不自覺左右搖擺
👣 3. 足底痛到崩潰 — 小腿害的!
你一定想不到:腳底筋膜炎居然和小腿有關! 醫師解釋:「小腿肚長期緊繃,會把筋膜往下拉扯,足底就像被拉緊的橡皮筋,久了當然發炎。」更可怕的是:
- 早上踩地像針刺:典型足底筋炎症狀
- 腳跟不敢使力:可能連帶阿基里斯腱發炎
- 連帶膝蓋也痛:身體力線整個歪掉
💪 醫師認證!樂齡族必學3招安全下肢訓練
招式1:大腿防跌訓練(躺著就能做)
🛋️ 準備動作:
平躺屈膝,腳掌踩穩床面
👵 長輩友善技巧:
可在膝蓋下方墊小枕頭減壓
🦵 訓練步驟:
- 右腿慢慢伸直抬高(高度不超過45度)
- 腳尖往自己方向勾緊「像踩油門」
- 心裡默數「1、2、3」抬上去
- 「5、4、3、2、1」慢慢放回
⚠️ 關鍵細節:
如果動作卡卡「抖抖的」,代表肌肉控制力不足,
可先從「抬低一點」開始練,重點是「放慢速度」!
招式2:強化股內側肌(護膝神隊友)
📌 為什麼重要?
「大腿內側這條肌肉是膝蓋守護神!」
它夠力,走路才不會晃來晃去
🧘 加強版練法:
- 延續招式1的抬腿姿勢
- 關鍵動作:「腳尖像外轉開」
(想像用腳趾畫個小扇形) - 轉開後再抬腿,效果立刻升級!
💡 醫師小叮嚀:
初期可扶著膝蓋外側幫助轉動,
避免用骨盆代償喔~
招式3:安全深蹲術(靠椅保護版)
🚫 別再誤會深蹲傷膝蓋!
王醫師強調:「用對方法深蹲,
反而是最強護膝訓練!」
🪑 銀髮族專用流程:
- 雙手扶穩椅背(椅子靠牆更安全)
- 雙腳打開比肩膀寬(站穩最重要)
- 想像「後面有椅子要坐下」
- 屁股往後推(膝蓋不超過腳尖)
- 下到「大腿有緊繃感」就停
- 用大腿力量「推椅子站起」
🔥 進階技巧:
‧ 站起時夾緊屁股「像憋尿」
‧ 每天練10次比一週狂練50次有效
🛡️ 樂齡運動防傷5大黃金守則
-
心跳監測不能省
醫師建議:「運動時心跳控制在(220-年齡)x 60%」
例:70歲長輩 →(220-70)x 0.6 = 每分鐘90下最安全 -
痛就是警告!
「微痠」可繼續,「刺痛」馬上停!
尤其關節痛絕對不能硬撐 -
運動前後喝夠水
脫水會讓肌肉像牛肉乾一樣容易拉傷
「每15分鐘補1-2口水」是秘訣 -
鞋子比衣服重要
鞋底磨歪、鞋跟塌陷就該換!
醫師嘆:「很多足底筋膜炎是穿兒女舊鞋造成的」 -
善用輔具不丟臉
膝蓋不好可戴護膝、平衡差就扶牆練
「安全運動才是真勇腳」
❤️ 給樂齡族的暖心提醒
「咱這年紀運動,是為著顧健康,不是拼冠軍啦!」王醫師笑著說。他看過太多長輩受傷,都是因為「愛拚才會贏」的心態:
- 不用跟別人比速度
- 不用計較動作幅度
- 重點是「每天持續動」
「肌肉30歲後每10年掉8%,但練回來只要8週!」 醫師最後鼓勵大家:這三招每天花10分鐘練,搭配快走或太極拳,保證關節用到百二歲!
溫馨小語:
下次看到公園阿伯阿嬤在練抬腿,別笑人家動作慢~
那才是真正懂保養的智慧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