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閨蜜阿雅跟我大吐苦水:「我最近下面又癢又痛,分泌物多到不行,味道還怪怪的…明明很注意清潔啊!該不會是男友在外面亂來害我感染吧?」看她越講越激動,我趕緊打住她的胡思亂想。其實陰道炎真的超級普遍,婦產科門診每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女生都是因為白帶問題來報到!很多姊妹一生中都會碰上幾次,真的不是特例啦~
🔍 先搞懂!正常分泌物 vs 發炎警訊
健康的私密處分泌物其實是清澈透明、沒異味的,量多量少會隨著生理週期變化。但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就要警覺:
- 顏色變黃、綠、灰白或像豆腐渣
- 飄出魚腥味、腐臭味
- 分泌物量暴增
- 私密處癢到坐立難安
- 小便或恩愛時會刺痛
這些都是身體在喊「救命」的訊號!千萬別自己當醫師亂買藥塞,搞錯治療方式可能越弄越糟。先來看看最常見的三種感染類型:
🦠 類型一|細菌性陰道炎:飄魚腥味要當心!
⚠️ 典型症狀
- 分泌物變灰白色,質地水水的
- 飄出明顯魚腥味(特別是愛愛後更明顯)
- 外陰輕微搔癢或灼熱感
💡 感染關鍵
這不是性病!主要是陰道好菌減少、壞菌變多導致。常見引爆點:
- 太愛用香氛衛生棉或私密處噴霧
- 習慣性灌洗陰道內部
- 生理期前後pH值改變
- 熬夜壓力大免疫力下降
💊 治療重點
醫師通常開Metronidazole抗生素(口服或塞劑)。一定要吃好吃滿整個療程,否則容易復發甚至引發骨盆腔炎!治療期間記得:
- 暫停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
- 避免泡溫泉、泡澡
- 停用任何陰道灌洗液
🍞 類型二|念珠菌陰道炎:豆腐渣分泌物超崩潰!
⚠️ 典型症狀
- 分泌物像白色豆腐渣或乳酪塊
- 外陰癢到抓破皮,尤其晚上更嚴重
- 陰道口紅腫刺痛
- 小便或摩擦時有火燒感
💡 感染關鍵
台灣濕熱天氣根本是黴菌溫床!高風險族群:
- 糖尿病患者(血糖高助長黴菌)
- 長期吃抗生素或類固醇
- 愛穿緊身褲、牛仔褲
- 私密處整天悶在護墊裡
💊 治療重點
對付黴菌要用抗真菌藥(如Clotrimazole塞劑)。重點提醒:
- 塞劑深度要夠(約一指深)
- 外陰癢可搭配抗黴菌藥膏舒緩
- 即使症狀消失還是要用完療程(通常7天)
- 復發者可能需口服Fluconazole
🦠 類型三|滴蟲陰道炎:泡沫分泌物別輕忽!
⚠️ 典型症狀
- 大量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
- 味道惡臭難聞
- 外陰灼熱刺痛感明顯
- 排尿像刀割一樣痛
💡 感染關鍵
這種是寄生蟲感染(陰道滴蟲),主要透過:
- 無套性行為(男女會互相傳染)
- 共用毛巾、浴缸(較少見)
💊 治療重點
性伴侶必須一起治療!醫師會開Metronidazole口服藥:
- 治療期間嚴格禁慾
- 內褲、毛巾要用60℃熱水燙過
- 馬桶座每天用漂白水消毒
📊 3大陰道炎症狀快速比對表
類型 | 分泌物特徵 | 氣味 | 其他關鍵症狀 |
---|---|---|---|
細菌性陰道炎 | 灰白水狀 | 魚腥味 | 輕微搔癢,愛愛後味更重 |
念珠菌感染 | 白色豆腐渣/乳酪狀 | 無味或微酸 | 劇癢、紅腫刺痛,排尿灼熱 |
滴蟲感染 | 黃綠泡沫狀 | 惡臭 | 外陰灼痛,排尿如刀割 |
🌿 私密處保養實戰守則|醫師認證有效!
✅ 益生菌怎麼吃才對?
挑選私密處專用菌株才有用!建議含:
- 嗜酸乳桿菌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
- 鼠李糖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hamnosus)
- 洛德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euteri) 飯後吃效果更好,連續補充至少3個月
🚫 絕對不要做的5大地雷行為
- 灌洗陰道內部:把好菌都沖光了!
- 穿不透氣內褲:改選純棉或蠶絲材質
- 護墊用整天:2小時沒換就變細菌培養皿
- 濫用抗生素:感冒別隨便要求醫師開藥
- 用肥皂洗私處:破壞弱酸環境,選pH3.8-4.5專用洗劑
🌟 日常保養黃金法則
- 如廁後由前往後擦(重要!)
- 性行為後立刻排尿+清水沖外陰
- 洗衣機每月用90℃熱水空洗殺菌
- 少吃甜食、油炸物(黴菌最愛糖分!)
❗ 關鍵提醒:這些情況快衝婦產科!
- 分泌物帶血絲或咖啡色
- 發燒合併下腹痛
- 治療後症狀沒改善
- 一年內感染超過4次
婦產科醫師小叮嚀:
「很多女生癢到受不了就猛抓,結果外陰破皮更難治療!可以先用冰毛巾隔著內褲冷敷暫時止癢,趕快掛號別拖延~」
私密處反覆感染真的會讓人崩潰,但只要用對方法保養,八成以上都能改善。姊妹們別害羞,快把這篇存起來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!(拯救閨蜜婚姻就靠你了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