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膳食營養

粗茶淡飯害你肌肉流失!12種超好吸收蛋白質食物,第一名竟然是…

你是不是也聽過這種故事?隔壁67歲的阿嬤血壓有點高,每天乖乖吃藥控制。因為牙口不太好,吃肉常常咬不動,加上怕油怕鹹,三餐都是「青菜配醬瓜」就打發一餐。這種「養生清淡」的吃法,連年輕人也跟著學,結果骨科醫師門診看到越來越多「軟腳蝦」──不是骨頭出問題,是肌肉默默消失的肌少症!

養生養過頭,肌肉反被吃掉!

雙和醫院劉燦宏副院長講得很直接:「現在很多人把偏食當養生啦!」為了躲三高不敢吃肉,豆漿牛奶當主要蛋白質來源,結果動物性蛋白質嚴重不足。劉醫師搖頭說:「植物性蛋白要長肌肉真的不夠力!」尤其年紀大了,身體分解蛋白質的速度快得嚇人,60歲後肌肉量每10年掉8%,再不補蛋白質,連走路都會喘。

更驚人的是,65歲以上長輩需要的蛋白質比年輕人更多!來算給你看:

族群 體重範例 蛋白質需求 每日總量
銀髮族 50公斤 每公斤2克 100克
中年人 65公斤 每公斤1.5克 97.5克

💡 劉醫師小提醒:很多長輩體重較輕,但蛋白質要吃更濃縮才夠力!

吃對比吃多更重要!12種「超好消化」蛋白質清單

美國農業部實驗發現,不是所有蛋白質吃進去都能被身體利用!綜合消化率+吸收率雙重評比,搭配台灣人飲食習慣,這12種食材最推薦:

🥚 冠軍:雞蛋|一顆抵三樣

  • 為什麼強:胺基酸完整度打敗所有食物,維生素礦物質一次補齊
  • 怎麼吃:水煮蛋、蒸蛋最好消化,每天1-2顆安心吃
  • 破除迷思:最新研究證實,雞蛋的膽固醇不會影響血脂

🌱 黑馬:鷹嘴豆|素食者的救星

  • 台灣哪裡買:南北貨行叫「雪蓮子」,超商沙拉也常見
  • 營養亮點:葉酸含量全榜第一,鉀質是香蕉的1.5倍
  • 懶人吃法:罐頭沖水拌沙拉,煮咖哩取代馬鈴薯

🥔 跌破眼鏡:馬鈴薯|抗性澱粉雙效合一

  • 為什麼上榜:蛋白質含量是白飯2倍,帶皮蒸熟吃最好
  • 關鍵技巧:絕對不能油炸!冷吃抗性澱粉更多
  • 創意料理:切塊和雞肉一起電鍋蒸,沾蒜末醬油超開胃

🥛 其他9種在地好食材(附食用秘訣)

食材 特色 烹調提醒
全脂鮮乳 乳清蛋白吸收快 早上喝搭配麥片,晚上喝助眠
雞胸肉 脂肪比雞腿少一半 泡鹽水再蒸,嫩到像舒肥
傳統豆腐 石膏含鈣+大豆蛋白 煎之前冷凍變蜂窩,滷汁吸飽飽
台灣鯛 無刺魚排超市百元有找 用破布子蒸,去腥又提鮮
毛豆仁 植物性蛋白冠軍 冷凍包微波3分鐘,下酒追劇良伴
瘦牛肉 肌酸幫助肌肉合成 逆紋切薄片,快炒比燉煮好咬
鱈魚 好消化適合牙口差長輩 清蒸後淋熱蔥油,嫩到用抿的
黃豆 自煮豆漿渣別濾掉 連渣喝纖維蛋白質全收
茅屋起司 自製超簡單!牛奶加檸檬就搞定 抹全麥吐司,蛋白質加倍

長輩吃不夠的3個警訊!快檢查家裡餐桌

  1. 一餐不到半掌肉:清蒸魚只吃兩筷子,肉絲炒菜挑掉肉
  2. 用豆乾代替肉:3塊方豆乾蛋白質≈1顆蛋,根本不夠!
  3. 怕膽固醇不吃蛋:最新飲食指南已取消上限,每天2顆很安全

👵 劉醫師真心話:與其叫長輩硬啃雞胸肉,不如把蛋打進粥裡、魚肉蒸到化開。吃得下比吃什麼更重要!

現在就打開冰箱檢查:如果找不到3種以上蛋白質食材,明天快去補貨!肌肉是抗老的本錢,吃對蛋白質,80歲還能自己逛菜市場~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