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濕瘦身一箭雙鵰
台灣的天氣啊,真的熱到讓人沒胃口!你是不是也覺得最近身體重重的、容易累,下午小腿還腫得像灌水?中醫師陳潮宗提醒,台灣夏天不只熱,濕氣更重,光喝冰水吹冷氣根本沒用,搞不好還會讓濕氣卡在身體裡越積越多!
▍為什麼台灣人夏末更要養生?多數人都搞錯重點!
講到養生,大家秋冬補得超勤快,薑母鴨、麻油雞拚命吃。但你知道嗎?中醫看夏季才是調體質黃金期!尤其台灣這種海島型氣候,夏天濕熱交攻,最容易出現:
- ⚠️ 整天疲倦睡不醒
- ⚠️ 皮膚黏膩長濕疹
- ⚠️ 頭重腳輕水腫腿
- ⚠️ 腸胃脹氣沒食慾
陳醫師在門診常遇到年輕人吹冷氣喝冰飲,結果「外熱內寒」搞到經痛、拉肚子。更危險的是三高族群,冷熱溫差大容易誘發中風!下面這些生活細節千萬要注意👇
▍冷氣房生存法則!避開3大地雷姿勢
❌ 錯誤1:滿身汗直衝冷氣口
這超危險!你從外面回來全身毛孔打開散熱,突然被冷風狂吹,血管會瞬間收縮。輕則頭痛肩頸硬,嚴重可能引發中風。建議:
- 進門先擦乾汗
- 冷氣調高2度,等10分鐘再調低
- 風口絕對不要對著頭、後頸吹
❌ 錯誤2:運動完立刻灌冰水
流汗時身體在排濕,猛灌冰水會把熱氣「鎖」在體內。中醫說這叫「冰伏邪氣」,容易積濕生痰。改喝常溫鹽水或椰子水更好!
❌ 錯誤3:冷氣開整夜不關
室內外溫差超過5度,自律神經就開始混亂。建議:
- 睡前設定2小時自動關
- 改開電扇對牆壁吹
- 穿棉質薄長袖護住關節
📍 醫師小叮嚀: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,冷氣最好固定在26-28度,加放一盆水避免過乾。早上起床先開窗讓陽氣進來,才不會整天昏沉!
▍濕氣退散!中醫最推2款「神級粥品」
🌟 清熱蓮子冬瓜粥(適合易上火、長痘痘的人)
- 材料:冬瓜200g(連皮切塊)、蓮子30g、白米半杯、薑絲少許
- 煮法:蓮子泡水2小時,米洗淨加5碗水煮開,放蓮子小火煮30分,最後加冬瓜煮15分
- 祕訣:冬瓜皮利水效果比肉更好!怕寒加薑絲平衡
🌟 紅豆薏仁粥(適合水腫、排便不順的人)
- 材料:紅豆50g、薏仁50g、紫米20g(取代糖增加口感)
- 煮法:紅豆薏仁泡水4小時,加紫米用電鍋煮2次
- 關鍵:絕對不能加鹽!鹹味會讓排水效果減半。想吃甜用桂圓或枸杞代替白糖
💡 營養師加碼:薏仁要選「大顆」才有效!小薏仁(洋薏仁)其實是麥類,去濕效果差很多。煮之前乾鍋小火炒5分鐘,香氣更足還能減寒性。
▍懶人運動法!冷氣房就能做的排濕操
不是叫你大中午去跑步!夏末運動把握「輕、緩、透」原則:
- 時間:早上6-7點或傍晚5點後
- 強度:微流汗即可,心跳不超過130
- 地點:家裡地板鋪毛巾就能做!
👣 3招促進循環消水腫(每招做1分鐘)
- 腳掌泵血操:坐椅上前腳掌點地,腳跟抬高→腳跟著地,腳尖翹起,重複30次
- 毛巾開肩式:雙手抓毛巾兩端高舉過頭,慢慢往後腦勺下壓,感覺腋下伸展
- 滾背排濕法:躺地抱膝蓋左右滾動,按摩背部膀胱經(排濕重要經絡!)
▍水果當保養品!5種夏季明星水果功效PK
水果 | 中醫功效 | 適合族群 | 吃法小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🍅 番茄 | 生津止渴+抗氧化 | 電腦族、怕曬黑者 | 加橄欖油助茄紅素吸收 |
🍍 鳳梨 | 消脹氣+分解油脂 | 聚餐後、肉食主義者 | 泡淡鹽水減咬舌感 |
🍏 番石榴 | 固腸胃+低糖高纖 | 減肥中、血糖偏高者 | 去籽減腸胃負擔 |
🍎 蘋果 | 潤肺養神+平衡自律神經 | 壓力大、睡不好者 | 連皮吃營養多3倍 |
🍉 冬瓜 | 排水腫+清熱降火 | 易水腫、汗味重者 | 連籽煮湯效果更強 |
✅ 挑選訣竅:番茄選「屁股有星星紋路」的最甜;鳳梨看底部切口,新鮮的呈乳白色;芭樂表皮凹凸不平的反而更脆!
▍身體濕氣檢測表!超過3項要注意
□ 大便黏馬桶沖不掉
□ 舌頭有齒痕+白色舌苔
□ 小腿按下去凹陷久久不回彈
□ 頭皮出油快,洗完半天就塌
□ 女性分泌物多且稠
中醫師提醒:符合2項以上代表濕氣重!除了吃薏仁,每天按「陰陵泉穴」很有效:
- 位置:小腿內側,膝蓋下方凹陷處
- 按法:拇指打圈按壓,早晚各3分鐘
- 感覺:微痠脹即可,勿過度用力
💬 陳潮宗中醫師結語:
「夏末養生重點在『清補』,像煮冬瓜湯加片老薑,喝綠豆湯不加冰塊,這些小改變就能避免濕氣堆積。記得冷氣溫度別打太低,流汗後先擦乾再進冷氣房,保護好身體陽氣,秋冬才不容易生病喔!」
📣 特別提醒: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控制份量,建議選芭樂、番茄等低GI水果,每次不超過拳頭大。煮粥可用燕麥取代白米,穩定血糖效果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