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疫情改變了大家的買菜習慣,越來越多台灣人選擇網購蔬果,但你知道嗎?消保官隨機抽查40件網購蔬菜水果,竟然有高達12件不合格,等於每3件就有1件出問題!更嚇人的是,連家樂福、熊媽媽買菜網這些大平台都中鏢,其中「李大娘買菜網」的青蔥被驗出農藥超標36倍,還夾帶禁藥成分,真的會嚇死人!
網購蔬果農藥超標驚人真相
▍3成網購蔬果不及格
根據最新抽查報告,這些問題蔬果遍佈各種類別:
- 小葉菜類(如青江菜、小白菜):24件中有7件不合格(最嚴重!)
- 果菜類(番茄、茄子等)
- 豆菜類(菜豆、豌豆)
- 包葉菜類(高麗菜、包心白)
- 根莖菜類(蘿蔔、馬鈴薯)
▍這些平台被點名最危險
平台名稱 | 抽查件數 | 不合格率 | 離譜案例 |
---|---|---|---|
菜霸子 | 4件 | 3件超標 | 多項農藥殘留 |
蔬鄉買菜網 | 4件 | 3件超標 | 違規使用禁藥 |
李大娘買菜網 | 4件 | 2件超標 | 青蔥驗出21種農藥,伊普座超標36倍+含2種禁藥 |
專家急喊:「這種蔥煮成蔥花蛋,等於把農藥濃縮液吃下肚!」
系統性農藥最可怕!流動水也洗不掉
你可能以為「菜買回來沖一沖就安全」,但真相是:
+ 接觸型農藥:噴在表面,流動水可沖掉
- 系統性農藥:從根部吸收,整株植物都有毒!
▍這兩類蔬果最危險
-
連續採收型蔬菜
譚敦慈護理師特別點名:小黃瓜、四季豆、茄子、豌豆、番茄…
→ 農民分批採收,可能今天噴藥明天就摘,分解時間不足 -
颱風搶收蔬果
颱風前農民搶收+民眾搶購,容易買到「農藥還沒分解完」的菜
挑菜必認「4大安全標章」避毒菜
與其擔心洗不乾淨,不如從源頭把關!衛福部推薦這4種標章:
標章名稱 | 防護等級 | 重點提醒 |
---|---|---|
🟢 有機農產品 | ★★★★★ | 完全不用化學農藥(最安全首選) |
🟡 TAP產銷履歷 | ★★★★☆ | 生產過程全紀錄,農藥符合標準 |
🟡 CAS台灣優良農產 | ★★★★☆ | 定期檢驗,殘留量合格 |
🔵 吉園圃 | ★★★☆☆ | 符合安全用藥規範(2020年已升級為TAP) |
阿嬤買菜小撇步:「認明有機標章雖然貴一點,但省下洗菜時間和健康風險更划算!」
農藥殘留OUT!食藥署「洗菜黃金3步驟」
就算買到合格蔬菜,清洗還是不能馬虎!跟著這樣做最安心:
STEP 1️⃣ 浸泡溶解農藥(關鍵!)
👉 用大盆裝水蓋過蔬菜,浸泡3分鐘
⚠️ 注意:不是泡越久越好!超過15分鐘營養會流失
STEP 2️⃣ 流動水沖洗15分鐘
👉 水龍頭開細水,邊沖邊用手搓洗葉面
💡 實測:沖洗15分鐘可去除8成表面農藥
STEP 3️⃣ 切除蒂頭根部
👉 最後才用刀切掉凹陷處(蒂頭/根部/葉梗)
❗ 千萬別先切再洗!農藥會從切口跑進去
主婦實戰經驗:「菜梗凹槽最藏藥,像青椒頭、高麗菜芯要整個挖掉!」
不同菜種清洗秘訣大公開
🥬 包葉菜類(高麗菜、結球萵苣)
- 剝下外層2-3葉丟棄(農藥最多)
- 從根部剖開後浸泡
- 沖洗時掰開葉片縫隙
🥦 花菜類(花椰菜、金針花)
- 整朵朝下浸泡10分鐘
- 用軟刷輕刷表面
- 汆燙1分鐘再烹調
🍓 連皮吃水果(葡萄、草莓)
- 裝濾盆「流水沖洗」取代浸泡
- 用剪刀剪蒂頭(避免手撕破皮)
- 吃之前再洗,避免腐壞
網購蔬菜自保3守則
-
下單前查評價
先搜尋「平台名+農藥」看有無黑歷史 -
到貨馬上檢查
聞是否有化學味?看葉面有無不自然反光? -
混搭購買策略
別集中買同一家,分散風險最聰明
毒物科醫師警告:「長期吃微量農藥會傷肝腎,還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!」
當季採買指南(避開高風險期)
月份 | 高風險蔬果 | 推薦替代品 |
---|---|---|
7-9月 | 颱風前搶收葉菜 | 瓜類、菇類 |
11-2月 | 進口草莓 | 本地柑橘類 |
雨季 | 連續採收豆類 | 根莖類(地瓜、芋頭) |
最後叮嚀:別被「賣相超完美」的蔬菜迷惑!有蟲咬痕跡反而更安全。記得把這篇存起來,下次洗菜前拿出來對照,守護全家人的健康餐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