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生活智識

房貸族必看!手上有100萬閒錢,提前還房貸竟然比定存還不划算?真實數據算給你看

你是不是每個月看到房貸扣款通知,心裡就覺得沉甸甸的?心裡總想著:「好想趕快把房貸還清啊!」尤其當你辛苦工作,好不容易存到一筆年終獎金或是額外收入,比如100萬台幣,腦海中第一個念頭是不是:「趕快拿去還房貸,這樣以後利息可以少付一點?

我懂!那種想趕快「無債一身輕」的感覺真的很強烈。但是,先別急著衝去銀行辦提前還款!在現在這個利率超低的時代,傻傻地把錢拿去提前還房貸,可能才是真正「虧大了」!為什麼?讓我用最真實的數字,一步一步算給你看,怎樣處理這筆閒錢才是真正「精打細算」!

先設定情境:我們來當20年房貸族

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,我們設定一個台灣很常見的房貸狀況:

  • 貸款金額: 1000萬台幣
  • 貸款利率: 固定利率 1.3% (假設條件,實際依個人信用和銀行方案而定)
  • 貸款年限: 20年
  • 還款方式: 本息平均攤還 (這也是台灣最普遍的房貸還款方式)

📌 什麼是「本息平均攤還」? 簡單說,就是你每個月繳的總金額(本金+利息)是一樣的。但是!仔細拆開來看,前面幾年你繳的錢,大部分都是在付「利息」,真正還到「本金」的比例比較少。隨著時間過去,本金越還越多,每個月要付的利息才會慢慢變少,還本金的比例才會慢慢提高。就像吃甘蔗,頭比較不甜(利息佔比高),越後面越甜(本金佔比高)。

現在,重點來了!假設你工作表現超優異,領到一筆100萬的年終獎金!這筆錢,是該一股腦丟進去提前還房貸,還是有更聰明的選擇

迷思破解:提前還100萬,到底能省多少利息?答案嚇你一跳!

直覺上,你可能會這樣想:「我提前還100萬,利率1.3%,貸款20年,省下的利息應該是…」 100萬 x 1.3% x 20年 = 26萬 哇!省26萬耶!感覺很划算!

但是!我必須告訴你,這個算法是錯的!大錯特錯! 為什麼?

關鍵就在於上面說的「本息平均攤還」的特性!因為你不是從頭到尾都欠銀行1000萬整整20年。你每個月都在還本金,所以欠銀行的錢(本金餘額)是越來越少的。因此,你提前還的這100萬,所能「節省」的利息,只會發生在「剩餘的貸款年期」裡,而且本金餘額一直在減少,能省的利息自然跟著縮水

那正確答案是多少?我們用房貸計算機實際按按看

假設你在房貸一開始就提前還掉100萬本金(也就是貸款餘額變成900萬),繼續用原本1.3%利率、20年期本息攤還:

  1. 原本1000萬房貸,20年總利息支出:138萬左右 (實際精算數字)。
  2. 提前還100萬後(剩900萬貸款),20年總利息支出:124萬左右
  3. 省下的利息: 138萬 – 124萬 = 約14萬

沒錯!你沒看錯!辛苦存下100萬提前還款,20年下來,實際為你省下的利息,大約只有14萬台幣! 這跟直覺算的26萬差了一大截,對吧?

💡 為什麼差這麼多? 關鍵在於「時間價值」和「攤還結構」。你提前還的100萬,主要「省」到的是貸款中後期,那時本金餘額已經不高,利息本來就佔每月還款很小一部分。省利息的效果,遠不如你「想像」中那麼美好。提前還款的「實質年化報酬率」,其實遠低於房貸利率1.3%! 可能連1%都不到!

驚人對比:把100萬拿去「定存」,結果贏了!

現在,我們換個思路。如果不提前還房貸,而是把這100萬拿去銀行做最保守、最沒風險的「定存」,結果會怎樣?

假設定存利率是 0.8% (這在目前的台灣銀行環境,算是很普遍的1~2年期定存利率,甚至有些數位帳戶或專案還能更高一點點)。我們用複利計算,把100萬定存滾存20年

100萬 x (1 + 0.8%)^20 ≈ 100萬 x 1.17276 ≈ 117萬2764元

這100萬在20年後變成了大約 117萬2764元! 你賺到的利息是:117萬2764元 – 100萬 = 17萬2764元!

殘酷的比較來了!

  • 方案A (提前還房貸): 省下利息 約14萬元
  • 方案B (100萬定存20年): 賺到利息 約17萬2764元

光是做最保守、幾乎沒風險的定存,20年下來,你就比提前還房貸多賺了超過3萬元! 這還只是用0.8%這種偏保守的定存利率估算!如果你懂得挑選銀行專案或運用數位帳戶,找到1%左右的機會也是有的,那差距會更大!

🤯 結論一:在低利率時代(房貸利率低),「提前償還房貸」是個比「定存」還不划算的資金運用方式! 你把錢鎖死在房子裡(提前還款),獲得的實質報酬率(省下的利息)竟然還輸給最保守的定存!這是不是顛覆了你過去的想法?

進階選擇:如果願意冒點風險,長期投資潛力驚人!

定存就已經贏過提前還款了,那如果這筆錢你短期用不到(比如5年、10年甚至20年都不急用),而且你願意承受一些市場波動的風險,那還有更強大的選擇:長期指數化投資

什麼是指數化投資?簡單說,就是透過購買像ETF(指數股票型基金) 這樣的工具,一次買進一籃子股票(例如追蹤全球股市的ETF),跟著整個市場成長,而不是去猜測或押寶單一公司。

為什麼適合用來規劃房貸閒置資金?

  1. 時間是你的朋友: 投資最怕「急需用錢時被迫賣在低點」。但房貸是長達20年的負債,你這筆閒錢如果規劃用來「對抗房貸」,本來就是打算長期持有。時間拉長,能有效熨平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風險

  2. 歷史報酬較高: 雖然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,但根據長期數據(例如追蹤全球股市的指數),長期年化報酬率有機會落在4%~7%甚至更高(當然,中間過程會有漲有跌)。我們用相對保守的 5% 年化報酬率 來估算:

    100萬 x (1 + 5%)^20 ≈ 100萬 x 2.6533 ≈ 265萬3300元

    這100萬在20年後,有機會成長到約 265萬元! 你賺到的報酬是:265萬3300元 – 100萬 = 約165萬3300元!

  3. 分散風險: 投資全球型的ETF(例如VT,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),等於一次持有全球數千家企業,分散單一國家或產業的風險。

  4. 省時省力: 不需要天天看盤、研究個股。設定好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後,長期持有即可,非常適合忙碌的上班族。

165萬 vs 14萬!這差距夠明顯了吧?

  • 方案A (提前還房貸): 省14萬利息。
  • 方案C (100萬保守估5%年化投資20年): 賺約165萬報酬。

這中間的差距高達150萬以上! 當然,投資一定有風險,市場不會每年都乖乖漲5%,也可能遇到像2022年那樣的大跌。但關鍵在於「長期持有」和「分散投資」:

  • 持有全球股票10年: 歷史數據顯示,獲得正報酬的機率非常高(例如接近90%)。
  • 持有20年: 獲得正報酬的機率更是接近100% (過去百年歷史數據)。
  • 持有30年: 幾乎沒賠錢的可能(同樣基於長期歷史數據)。

對於還有10年、20年房貸要還的人來說,把一筆閒錢用「長期投資」的角度來規劃,對抗通膨、累積財富的效果,遠遠甩開提前還房貸和定存!

重點整理:房貸閒錢處理三大黃金守則

根據上面的精算和比較,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超級重要的原則:

  1. 🧮 守則一:別被「感覺」騙了!提前還款實質報酬率超低!

    • 房貸「本息平均攤還」的特性,讓提前還款(尤其是還款前期)省下的利息,遠低於你的直覺和房貸名目利率。
    • 實質年化報酬率可能連1%都不到! 在低利環境下特別不划算。
  2. 🏦 守則二:定存竟打敗提前還款!保守者的安全牌!

    • 就算只做最保守的銀行定存(0.8%~1%左右),長期複利下來,賺的利息錢竟然會高於提前還房貸所省下的利息!
    • 這凸顯了在低房貸利率時,保有資金彈性(定存可以解約,雖然可能損失部分利息,但錢還是你的)比把錢鎖死在房貸裡更有利。
  3. 📈 守則三:長期投資是潛力巨大的武器!

    • 如果你能承受市場波動,且有長期(10年以上)不動用這筆錢的決心,將資金投入分散的全球指數化投資(如VT等ETF),長期下來創造的財富增值潛力,遠遠超越省下的房貸利息。
    • 時間 + 複利 + 市場成長 是打敗房貸利息和通膨的最強組合。
  4. ⚠️ 額外提醒:別忘了「違約金」!

    • 很多銀行對於房貸客戶「提前部分還款」或「縮短貸款年限」是會收取違約金的!特別是綁約期間內(通常是前1~3年)。這筆費用會直接吃掉你原本想省的利息,讓提前還款變得更不划算!動手前務必看清楚你的房貸合約條款。

行動建議:拿到閒錢,我該怎麼做?

  1. 先確認自身狀況:

    • 你有沒有更緊急的預備金(至少6個月生活費)?
    • 有沒有其他更高利率的負債(例如信用貸款、信用卡循環)?有的話,優先還掉高利率負債!
    • 這筆錢你未來3-5年內有沒有明確的大筆支出計畫(如小孩教育金、創業基金)?
    • 你的風險承受度如何?看到投資帳戶暫時虧損20%會不會睡不著覺?
  2. 根據狀況選擇策略:

    • 緊急預備金不足 or 短期(<3-5年)要用錢: 這筆錢請老實放在高流動性、低風險的地方,如活儲、數位帳戶、短天期定存。絕對不要提前還房貸或投入股市!
    • 保守型投資人 or 極度厭惡風險: 選擇銀行定存。雖然報酬不高,但確定贏過提前還款,且資金相對安全有彈性。
    • 穩健型 ~ 積極型投資人 & 資金可長期(>10年)投入: 優先考慮指數化投資。透過全球股票ETF(如VT)或全球股債平衡ETF(如AOA),進行長期佈局。可以選擇單筆投入或分批進場。
    • 房貸利率超高(>3%)or 心理壓力真的超大: 如果房貸利率真的比較高,或者「無債一身輕」對你的心理健康價值極高,高到願意放棄潛在的更高報酬,那麼提前還款「部分」房貸(注意違約金!)也是一種選擇,但請認知到這在財務計算上並非最優解。
  3. 善用工具:

    • 務必使用各家銀行的「房貸提前還款試算」功能!輸入你的實際貸款金額、利率、剩餘年期、想還金額,讓電腦精算給你看「實際能省多少利息」,不要再用直覺的「本金x利率x年數」這種錯誤算法了!
    • 投資前,善用網路上的「複利計算機」,試算不同報酬率下,長期投資的可能結果,幫助自己建立合理期待。

結語:聰明理財,讓錢為你更有效工作!

身為房貸族,想減輕負擔是天經地義。但在低利率時代,把辛苦存下的閒錢拿去提前還低利的房貸,往往是「感覺很爽,但財務上不聰明」的決定。經過我們實際的數字計算和比較:

  • 定存報酬 > 提前還款省下的利息
  • 長期指數化投資潛在報酬 >> 提前還款省下的利息

與其急著把錢「還」給銀行,不如學會讓錢更有效地「為你工作」! 評估好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資金使用時程,選擇定存或長期投資,不僅能對抗通膨,更有機會累積出遠超過房貸利息的財富,讓你離真正的財務自由更近一步!

下次拿到年終獎金或意外之財,別再反射動作拿去還房貸了。停下來,算一算,選擇一個真正能讓你「划算最大化」的聰明策略吧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