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醫護病症

落枕、扭傷、閃到腰別急吞止痛藥!復健科醫破解急慢性受傷黃金處理法

💥落枕、腳踝扭到、閃到腰…你還在先吞止痛藥嗎?
早安!昨天起床脖子卡住轉不動?或是打球腳踝「咖」一聲腫成麵龜?這種時候,八成台灣人都會這樣做:衝藥局買止痛藥,或是到診所打止痛針對吧?

但復健科醫師要告訴你──這可能是最NG的選擇! 為什麼?因為你正在阻斷身體的「自我修復警報器」啊!

🚨止痛藥的驚人真相:只是把警報器關掉!

想像你家遭小偷,警報器大響時,你會選擇:

  1. 關掉警報器當沒事
  2. 馬上報警抓小偷

當然選2啊!但吃止痛藥就像關警報器,痛覺沒了≠傷好了!更可怕的是,你可能在「不痛」的錯覺下繼續亂動,讓撕裂的韌帶越破越大洞!

📍醫師實話說
「門診常見患者腳踝扭傷後狂吞止痛藥,三天後腫成饅頭才來就診,超音波一照──韌帶整條斷裂!若早點正確處理根本不用開刀」

⚡️黃金72小時!急性受傷3大急救SOP

剛受傷的1-2週叫急性期,就像火災剛起火,這時要:

  1. 冰敷別亂揉
    ✓ 前48小時每2小時冰敷15分鐘
    ✗ 禁忌:推拿、熱敷、貼痠痛貼布(會更腫!)

  2. 用護具幫身體上夾板
    ✓ 腳踝扭傷→八字彈性繃帶固定
    ✓ 閃到腰→束腰帶支撐
    ✓ 落枕→頸圈減少轉頭

  3. 疼痛分級檢測

動作 輕度受傷 重度警訊
走路/轉頭 會痛但還能動 完全不敢施力
按壓痛點 隱隱作痛 痛到彈起來
半夜睡覺 翻身才痛 不動也抽痛

⚠️ 出現右欄症狀快掛復健科!韌帶可能已斷裂

🕰️慢性受傷=身體在哭求救援!超過3個月沒好要注意

當疼痛超過3個月就是慢性期,這時身體會出現恐怖變化:

  • 組織罷工不修了
    身體覺得:「反正你都不理我,乾脆擺爛!」傷口周圍開始長出像劣質補丁的「纖維化組織」,一變天就痠痛

  • 關節變鬆脫軌道
    ▶️ 案例:阿嬤十年前閃到腰沒治好,現在每走十分鐘就要坐下,X光顯示腰椎已歪斜壓迫神經!

  • 復原力直線下降

修復力 急性期(3天內) 慢性期(3個月後)
韌帶自癒率 70% <30%
治療次數 約3次 6次起跳
花費 $2,000內 $10,000↑

🔥復健科醫的終極修復秘技

✅ 急性期這樣做才對

  • 超音波導引注射:像GPS定位把修復因子精準打到韌帶斷裂處
  • 運動治療黃金比例
  1. 休息:活動量減至原本30%
    1. 關節活動:每天3次「無痛範圍」輕微擺動(促進組織液循環)
    2. 肌力訓練:受傷第3天開始輕度彈力帶訓練(防肌肉萎縮)

✅ 慢性期必殺技

  • 增生療法:用高濃度葡萄糖水刺激患處重新發炎啟動修復
  • PRP自體血小板:抽自己的血萃取出修復因子,效果比吃維骨力強10倍
  • 筋膜重整術:解開糾纏成團的肌肉纖維(超有感!)

📍真實案例
籃球教練阿凱習慣性腳踝扭傷,每次冰敷吃藥就繼續練。最後連走路都痛,接受PRP治療搭配客製化鞋墊,三個月後終於能重回球場!

❌ 不處理的隱形代價(比你想的更嚴重!)

  1. 變成氣象台:下雨前患處就抽痛
  2. 反覆受傷:腳踝韌帶鬆弛後,一年扭傷5次不誇張
  3. 提早退化:35歲的膝蓋卻有60歲的軟骨磨損度!

醫師真心話:「曾遇過患者落枕痛半年,檢查發現是頸椎血管剝離!別以為小傷不會變大病」

💪治療必經的辛苦之路(先有心理準備)

  • 時間:慢性傷至少要2-3個月(細胞更新週期)
  • 花費
    ✓ 急性期:掛號費+護具約$1,500
    ✓ 慢性期:PRP每次$8,000~15,000(需3次)
  • 痠痛感
    • 注射後3天會出現「好的痠痛」(像運動後的肌肉感)
    • 出現「刺痛、抽痛」要立刻回診!

關鍵心法
「急性期靠正確保護,慢性期靠精準治療」
現在就檢查身體是否有陳年舊傷,別讓明天的你後悔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