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到爆的夏天又來啦!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頭痛頭脹、整個人懶懶散散的,甚至稍微動一下就快昏倒?別以為猛灌冰水或躲冷氣房就沒事,搞不好反而越弄越糟哦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台灣中醫師超推的防中暑妙招——肩頸刮痧,搭配兩個關鍵穴位,疏通膽經後,暑氣瞬間退散,超有效der~而且啊,中暑還分「陽暑」跟「陰暑」,症狀和處理方法差超多,弄錯可就麻煩了。別擔心,我會一步一步教你怎麼做,連西瓜該怎麼吃、退熱貼怎麼用,通通包辦,讓你整個夏天清爽又健康!
中暑分兩種:陽暑 vs. 陰暑,搞懂才不會越弄越糟
先來聊聊中暑的類型,這超重要der~很多人以為中暑就是熱到暈倒,但其實分陽暑和陰暑,症狀差很大,處理錯了反而會更嚴重。聽我細說:
-
陽暑:這是最常見的啦,就是在大太陽底下曬太久,熱氣整個入侵身體。症狀超明顯:你會覺得身體燙到不行、狂流汗、心跳變超快,整個人煩躁到不行。照鏡子看舌頭,會發現紅通通的,像火燒一樣!嚴重的話,還會頭暈眼花、手腳沒力,甚至突然昏倒,這時候一定要趕快送醫哦。中醫師說,陽暑是因為「暑熱傷津」,身體水分被熱氣蒸發掉了,所以會口渴到爆,但喝水又解不了渴,小便也少少的還很黃。治療原則就是「解暑益氣生津」,簡單說,就是幫身體降溫補水啦!
-
陰暑:這個就比較容易被忽略啦~陰暑不是熱出來的,反而是因為你貪涼,狂吹冷氣或猛吃冰,讓寒濕邪氣入侵身體。症狀跟陽暑相反:你會怕冷、發熱但又流不出汗,頭痛到爆還伴隨肩頸硬梆梆,整個人像被濕氣包住一樣沉重。腸胃也會鬧脾氣,出現腹痛、拉肚子或噁心想吐。照鏡子看舌苔,會有一層白白厚厚的東西,超噁心!中醫師解釋,陰暑是「寒濕束表」,汗孔被寒氣塞住,熱氣散不出去,所以處理重點是「袪暑解表、化濕和中」,要把寒濕趕走才行。
中醫小秘方:自製茶飲,輕鬆擊退暑氣
針對不同中暑,中醫師推薦兩款超簡單DIY茶飲,在家就能搞定,材料中藥行都買得到,超方便:
陽暑救星:元氣生脈飲
- 材料:西洋參2錢、麥冬3錢、五味子1錢、竹葉1錢(錢是中藥單位,約3-4克,中藥行老闆都懂)。
- 作法:把藥材洗乾淨後,用過濾袋包好(這樣可以重複沖泡省錢),放進保溫杯,加800cc沸水悶20分鐘就能喝。懶人法:直接丟1000cc水煮滾,藥材加進去煮10-15分鐘也行。
- 功效:清心消暑、補氣養陰,喝完超解渴,舌頭乾乾的感覺馬上緩解。
- 注意:體質虛寒或感冒的人別喝哦~放涼喝更爽,但別冰過頭!
陰暑剋星:香薷消暑飲
- 材料:香薷2錢、紫蘇1錢、藿香1.5錢、茯苓2錢。
- 作法:跟上面一樣,藥材包好泡熱水或煮一煮就好。
- 功效:消暑解表、化濕和胃,肩頸僵硬或腸胃不適超有效。
- 注意:如果已經中暑到發熱出汗或昏倒,千萬別喝這個,會更慘!同樣可以放涼喝。
這兩款茶我夏天常備,上班帶一壺,隨時喝一口,暑氣全消~但記得,體質不同效果有差,第一次喝先試少量,身體OK再繼續。
西瓜消暑?吃錯反變中暑幫兇!
夏天誰不愛吃西瓜啊?冰冰涼涼超爽der~但中醫師提醒,西瓜不是人人能吃,搞錯體質反而會害你中暑加重!西瓜在中醫叫「天生白虎湯」,專治陽暑,能清熱解渴,但它的寒性超強,陰暑的人吃了,寒濕會更嚴重,肚子痛或經痛就來報到啦!
西瓜皮別丟!自製消暑水,省錢又有效
你知道嗎?西瓜最寶貝的部分不是果肉,是那層綠綠的皮,叫「西瓜翠衣」!清熱效果比果肉強一倍,丟掉太浪費了。下次吃西瓜時,把皮留下來洗乾淨,切小塊丟進開水裡,泡成鮮果水,喝起來清爽微甜,暑氣退散再升級~超適合陽暑天熱時喝,但陰暑或腸胃弱的人要避開,免得拉肚子。
誰該少吃西瓜?
- 腸胃虛寒的人:容易拉肚子或經痛的女生,西瓜寒性重,吃多會讓身體更冷。
- 濕氣重的人:舌苔白白厚厚?代表體內濕氣多,西瓜會加重問題。
- 小秘訣:西瓜退冰後再吃,每次限2-3片,別貪多哦~我曾經貪吃整顆,結果整晚跑廁所,超慘!
肩頸刮痧防中暑!2關鍵穴位疏通膽經,超有效
重頭戲來啦~中醫師最推的防中暑神招就是「肩頸刮痧」,搭配膽經的風池穴和肩井穴,疏通後氣血暢通,暑熱自然散掉。這招我親試過,刮完肩頸輕鬆到爆,頭痛頭脹瞬間消失,比喝冰水有用多啦!
刮痧工具怎麼選?陶瓷湯匙、薄荷棒超萬用
刮痧不用買貴桑桑的工具,家裡就有的東西就能搞定:
- 陶瓷湯匙:找邊緣平滑的湯匙,刮起來溫和不傷皮膚,超適合新手。
- 薄荷棒:藥妝店都買得到,清涼感幫助散熱,還能順便按摩。
- 潤滑劑:避免皮膚破皮,用冷開水或嬰兒油就好;皮膚敏感的人別用萬金油或米酒,會刺激哦~薄荷棒輕刮的話,不用加潤滑直接上。
超簡單刮痧步驟,一步一步教你做
刮痧超easy,照著做就對:
- 定位穴位:先找到兩個關鍵穴位:
- 風池穴:在後頸部,低頭時頸椎最高點(第七頸椎)旁,左右各一,按下去會酸酸的。幫助放鬆頭頸肌肉,氣血上達頭部,改善頭痛。
- 肩井穴:肩膀最高點和頸椎連線中點,斜方肌隆起處,按壓凹陷明顯。專治肩頸僵硬,氣血順暢後暑氣不堆積。
- 刮痧方向:從風池穴往肩井穴刮,由後髮際往肩膀方向,單向刮約20下(別來回刮,會傷皮膚)。
- 力道控制:輕輕刮就好,刮到皮膚發紅、出現小紅點「出痧」就停,別硬刮到黑青,反而傷身!
- 刮後保養:刮完用毛巾擦乾潤滑劑和汗水,喝一杯溫開水(絕不能喝冰水!),幫助身體代謝。
我每週刮一次,夏天出門前刮個5分鐘,整天精神超好~上班族午休時在辦公室也能做,超方便!
誰不適合刮痧?
刮痧雖好,但不是人人能用:
- 皮膚有傷口或皮膚病的人:刮了會感染。
- 血友病或易出血的人:微血管破裂風險高。
- 孕婦或經期女生:腹部別刮。
- 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:傷口難癒合,要避開。
- 空腹時:血糖低易頭暈。
加碼妙招:退熱貼、濕毛巾冷敷,消暑再升級
刮痧之外,中醫師還推薦兩個小工具,強化消暑效果:
退熱貼神用法:貼穴位,散熱超快
退熱貼不是只有發燒能用!夏天貼在大椎穴(後頸部第七頸椎凹陷處)和內關穴(手腕橫紋上三指寬),物理降溫超有效~凝膠清涼劑能帶走熱氣,考生或上班族隨身帶,預防中暑小法寶。我試過貼著騎機車,到公司時肩頸還涼涼的,超推!
濕毛巾冷敷:搭配按摩,降心火
用濕毛巾冷敷大椎穴和內關穴各5分鐘,再按摩20下,深呼吸放鬆~這些穴位皮膚薄,血管豐富,散熱超快。內關穴還能平撫情緒,減少胸悶噁心,超適合壓力大的上班族!
結語:夏日防中暑,從日常小習慣開始
中暑不是小事,學會肩頸刮痧和穴位按摩,搭配簡單茶飲,就能輕鬆搞定~記得,陽暑要清熱,陰暑要化濕,西瓜別亂吃,刮痧力道輕。這個夏天,試試這些妙招,讓自己清爽度過熱浪吧!你有什麼防暑撇步嗎?歡迎分享哦~(本文參考台灣中醫觀點,個人體質不同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