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健康保養

60後不認老!這5大保健食品讓阿公阿嬷活力滿滿

嘿,各位阿公阿嬷、還有關心長輩健康的你注意啦!日本超有名的抗老化專家滿尾正醫師(就是寫《60而健》那本書的大咖)講得超實在:60歲後體力像溜滑梯?挑對保健食品真的是神隊友! 但市面上一堆瓶瓶罐罐,亂買亂吃不只浪費錢,還可能越補越大洞。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幫大家整理滿尾醫師推薦、60歲以上最該留意的5大關鍵保健食品,不只幫你顧身體,更要養出靈光好腦力!

🧠 維生素B群:你的「快樂腦維修工」,天天都要補!

為什麼60後特別需要? 講到B群,很多人只想到提神,錯!它根本是腦神經的守護神! 滿尾醫師特別強調:B群跟腦功能超級麻吉,情緒穩不穩、記性好不好、皮膚水不水,都跟它有關!

  • 最關鍵真相:B群超會「落跑」! 醫師點破重點:B群是「水溶性維生素」啦!身體根本存不住! 今天吃進去,沒用完的明天就跟你說掰掰尿出去。不像有些營養素可以囤貨,B群就是要你 「天天補貨」 才夠力!
  • 食物哪裡找? 別只靠藥丸啦!醫師推薦這些天然好料:
    • 糙米飯: 比白飯多更多B1,拜託阿公阿嬷飯鍋換糙米吧!
    • 鯖魚(花飛): 便當店常見,煎一煎香噴噴,B群+Omega-3一次補。
    • 蒜頭、洋蔥: 炒菜爆香必備,加一點點就能偷渡營養。
  • 保健食品怎麼挑? 醫師說:認明「綜合維生素B群」就對啦!B1、B2、B6、B12、葉酸…這些好兄弟要一起工作才有效,單吃某一種效果打折喔!早上飯後吃最好,讓它陪你一整天打仗。

🐟 EPA & DHA(魚油):血管的清道夫,腦力的充電站

為什麼60後特別需要? 隨著年紀,血管彈性就像舊橡皮管,容易卡油變硬。滿尾醫師直指:EPA和DHA(就是深海魚裡的好油,Omega-3家族)是守護血管、維持腦神經順暢的關鍵!

  • 不只是顧血管! 大家都知它能防動脈硬化,但醫師更強調它 「維持神經功能」 這一塊!腦細胞膜需要好油才能靈活傳遞訊息,記性、反應力都靠它。
  • 愛吃魚就不用補? 醫師建議:先去驗血! 看血液中濃度夠不夠最準。很多長輩其實沒那麼愛吃魚,或只吃炸的(營養都破壞啦!),一週吃不到2-3次巴掌大魚塊的,很可能不夠!
  • 挑選重點: 看準「高濃度」「新鮮度」(有沒有抗氧化處理)。膠囊顏色太深或有油耗味?丟掉!表示氧化變質了。飯後吃吸收最好,跟油一起下肚就對了。

🌞 維生素D:不只強筋骨,還能延長「健康壽命」!

為什麼60後特別需要? 滿尾醫師超推維他命D!好處多到嚇死人:強健骨骼、提升免疫力、降低癌症風險、減少內臟脂肪囤積,甚至研究顯示能降低死亡率! 醫師特別提出「健康壽命」概念,就是要你活得老更要活得好!

  • 食物來源大PK:
    • 乾香菇、菇類: 有植物性的維生素 D2
    • 魚類(尤其是鯖魚): 有動物性的維生素 D3
    • 醫師關鍵提醒:D3效果遠勝D2! 人體利用D3的效率好太多,所以 「多吃魚」比狂嗑香菇更有效!
  • 免費來源:曬太陽! 醫師說:身體一半的維他命D要靠皮膚曬太陽合成! 知道台灣人怕黑怕斑,但完全躲太陽也不行!建議:
    • 挑時間: 避開中午烈日,選早上10點前或下午3點後。
    • 曬夠量: 手腳露出,曬個10-15分鐘就有效(不用曬到紅!)。
    • 防曬策略: 臉部、頸部塗好防曬,手腳可以曬一下。曬完再補擦也行!
  • 保健食品補充:「維生素D3」 形式。尤其冬天、雨季、或真的很少出門的長輩,補充劑是很好的幫手。劑量要問醫師,別自己亂吃。

🛡 抗氧化雙雄:蝦紅素 + 維生素C – 細胞的防鏽劑

為什麼60後特別需要? 老化、慢性病很多跟「氧化壓力」有關,就像鐵生鏽!滿尾醫師推薦這組水溶性抗氧化搭檔,幫細胞內外都抗鏽!

  • 蝦紅素(Astaxanthin): 這傢伙來頭不小!比維他命C、E抗氧化力還強好多倍!醫師說它特別擅長 「對付自由基對腦部和眼睛的傷害」,還能減輕疲勞感。來源?主要吃藻類的深海魚蝦蟹才有(像野生鮭魚的橘紅色就是它)。
  • 維生素C: 老牌巨星,水溶性抗氧化代表,醫師強調它對 「維持皮膚彈性、促進傷口癒合、增強免疫力」 都很重要。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類多吃就對了。
  • 1+1>2的吃法: 醫師建議:水溶性(蝦紅素、維他命C)和脂溶性(維他命E)的抗氧化劑一起補充,效果更全面! 就像防護網織得更密。蝦紅素飯後吃吸收更好(跟油脂一起)。

💊 綜合維他命 & 綜合礦物質:懶人包基礎款

為什麼60後特別需要? 胃口變小、消化吸收變差,要從食物吃夠所有營養難度變高。滿尾醫師認為這是最方便的基礎打底選擇!

  • 最大優點:方便! 一顆搞定多種微量營養素,不用瓶瓶罐罐吞一堆。特別適合剛開始接觸保健食品,或怕麻煩的長輩。
  • 挑選重點:
    • 看劑量: 選標示提供 「每日所需百分比」 的,不是含量越高越好!有些礦物質(如鐵)過量反而不好。
    • 看年齡: 有些品牌有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配方,劑量比例更合適(例如維生素B群、D可能加多一點,鐵質少一點)。
    • 不取代均衡飲食: 醫師強調,這是 「補不足」,不是「代替吃飯」!三餐還是要均衡。
  • 最佳服用時機: 隨餐或飯後吃,吸收較好,也比較不傷胃。

⚠ 滿尾醫師的貼心提醒 & 你該知道的眉角

  1. 先問專業的! 醫師在書中不斷強調:「保健食品是輔助,不是仙丹!」 吃之前,強烈建議先諮詢你的 醫師或藥師。尤其有在吃慢性病藥物的,一定要確認會不會交互作用!例如魚油可能跟抗凝血藥有影響。
  2. 身體狀況各不同: 除了上面5大類,醫師也提到可以視個人需求補充:
    • 顧眼睛: 葉黃素、玉米黃素。
    • 顧關節: 葡萄糖胺、軟骨素(但效果因人而異,且較適合早期保養)。
    • 顧腸道: 益生菌(選耐胃酸膽鹼的菌株)。 這些都需要專業評估,別聽鄰居阿桑說有效就亂買!
  3. 檢查比亂吃重要: 像魚油、維生素D,醫師都建議 「先去驗血」 看身體到底缺不缺,再決定補多少。精準補充才不浪費錢。
  4. 食物永遠是根本: 再好的保健食品,都無法取代 「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適度運動、心情愉快」 這些健康老本!保健食品是幫你加分,不是讓你本錢亂花。
  5. 別迷信高劑量: 「吃多就是好」是迷思!很多營養素過量反而有害(例如脂溶性維生素A、D、E、K,或某些礦物質)。「適量」才是王道。
  6. 看標示、挑品牌: 選擇信譽良好、有清楚標示成分、劑量、來源的廠商。有認證標章(如SNQ、小綠人標章)的更有保障。

💡 結語:聰明吃、健康老,60後人生更精彩!

滿尾正醫師的觀點很清楚:60歲後,身體需求不一樣了。「挑對」且「吃對」保健食品,絕對是為健康老本加分的好策略。 重點不是盲目跟風買最貴的,而是了解自己身體可能缺什麼(必要時做檢查),選擇有科學根據、適合自己狀況的品項(B群天天補、魚油顧心腦、維他命D要充足、抗氧化劑不可少、綜合維他命打基礎),並且 「乖乖聽專業醫藥人員的話」

把錢花在刀口上,搭配健康的生活型態,阿公阿嬷也能活力充沛、腦筋靈光,享受精彩的第二人生!別再說「老了就該認命」,60後,正是開始「健康存老本」的關鍵時刻! 快把這些觀念分享給你身邊重要的長輩吧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