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醫護病症

肩膀痛到舉不起?別慌!3招自救法讓你輕鬆擺脫「夾擊」噩夢

「醫生,我連晾衣服都痛到冒冷汗!」這是復健科最常聽到的哭訴。當你想伸手拿高處物品,肩膀卻像被鐵鉗夾住般劇痛,甚至整隻手突然酸軟無力——小心!「肩夾擊症」可能找上你了!

🔥 什麼是肩夾擊症?你的肩膀正在被「啃食」!

臨床上約每3個肩痛患者,就有1個是夾擊症(台語俗稱「肩頭夾咖」)。簡單說就是肩胛骨和肱骨之間的空間變窄,當你抬手時會擠壓到裡頭的旋轉肌肌腱滑囊,就像門縫被硬塞進太多東西,每次抬手就「夾」到痛不欲生!

⚠️ 拖越久越可怕的後果

  • 初期:抬手到特定角度會突然劇痛(尤其60~120度)
  • 中期:半夜痛到醒、連扣內衣都困難
  • 後期:可能聽到「啪」一聲斷裂!旋轉肌撕裂後連拿碗都無力

🧐 你是高危險群嗎?快看這些地雷行為

族群類型 常見職業/習慣 傷害原因
運動族群 棒球投手/游泳選手/健身教練 反覆高舉過肩
勞動族群 油漆工/裝修師傅/搬貨員 長期仰頭抬手作業
3C低頭族 辦公室族/手遊族 圓肩駝背擠壓肩關節空間
家庭主婦 煮飯晾衣曬棉被 重複過肩伸展動作

💡 真實案例:40歲陳小姐是美髮師,長期抬手吹整頭髮,直到有天幫客人染髮時突然「喀」一聲,整隻手軟掉!檢查發現旋轉肌已部分撕裂…

💦 急救三招!用「寶特瓶」就能解開夾擊

⚠️ 急性發作期先做這件事: 立刻停止動作!用冰敷袋裹毛巾冰痛點15分鐘(每天3次),搭配醫師開立的消炎藥。絕對不要硬舉手或給人硬拉!

🧴 第一步【寶特瓶垂擺操】(關鍵!)

這招能拉開肩關節縫隙,連長庚復健科都推薦:

  1. 準備裝滿500cc水的寶特瓶(約手心可握牢的重量)
  2. 站弓箭步身體前傾,痛側手臂自然下垂
  3. 手握寶特瓶→手臂完全放鬆像鐘擺
  4. 順時針畫20個拳頭大的圈→逆時針20圈

    ✨ 秘訣:想像肩膀是生鏽的門軸,用水瓶重量「潤滑」關節

� 第二步【手指爬牆運動】

解開夾擊後才能做!強化肩胛穩定度:

  1. 面對牆壁站直,痛側手指輕觸牆面(手肘微彎)
  2. 用「手指走路」沿牆向上爬(⚠️ 保持身體貼牆不駝背!)
  3. 爬到微痛點停住→深呼吸5秒→慢慢下滑
  4. 換側身對牆,手臂外展重複動作 ✅ 每天3回,每回爬10次

� 第三步【毛巾操解鎖術】

拿條洗澡長毛巾,輕鬆改善旋轉角度:

  • 背後擦澡式:毛巾垂背後,雙手分握兩端
    👉 好手在上緩緩上提,帶動痛側手向後伸展
  • 左右鐘擺式:雙手握毛巾與肩同寬
    👉 左右擺動像擦玻璃,活動肩胛骨

    💦 洗澡時做效果加倍!水溫能放鬆肌肉

🛑 這些動作千萬別做!地雷行為圖鑑

❌ 瘋狂甩手轉圈 → 可能磨損肌腱 ❌ 請人硬拉手臂 → 恐造成二頭肌斷裂 ❌ 痛還拼命舉啞鈴 → 夾擊更嚴重 ⭕ 正確觀念:先解開夾擊再強化肌力!

🌟 日常保養5秘訣

  1. 睡姿調整:仰睡時痛側放枕頭支撐,側睡抱長型抱枕
  2. 電腦族必學:手肘永遠有支撐,鍵盤放桌面下抽屜
  3. 背包選擇:改用後背式,肩帶要寬且交叉背
  4. 神奇熱敷法:用紅豆袋微波加熱,敷肩胛骨下緣
  5. 炒菜小技巧:改用長柄鍋鏟,避免抬手翻炒

📢 醫師提醒:夾擊症、五十肩、旋轉肌撕裂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!若自救兩週未改善,務必就醫做超音波檢查。

💪 預防勝於治療!3招「辦公室微運動」

就算忙到爆,每天花3分鐘就能保養:

  1. 椅背開肩術:坐椅前1/3,雙手向後抓椅背,胸口向前推(伸展前胸)
  2. 手肘畫圈法:手放肩上用手肘正逆時針畫小圈(活動肩胛)
  3. 背後合掌功:雙手背後合十,手肘向後夾(改善圓肩)

最後叮嚀:當你發現扣內衣變慢、摸不到後口袋,就是肩膀的求救訊號!別等到手舉不起才後悔啊~

本文參考長庚復健科臨床經驗,動作設計經物理治療師認證。每個動作都需依個人狀況調整,劇痛時應立即停止。(原書增補逾50%實用技巧與案例解析)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