🚨真實案例:腳傷不癒竟是血管在求救!
👨⚕️ 案例1:三高男腳背傷口裂開,驚見血管「塞住了」
61歲朱先生本身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還得定期洗腎,是標準的三高危險群。某天他發現右腳背的傷口莫名裂開,不但紅腫還痛到受不了,拖了一個禮拜實在撐不住,才趕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掛急診。
外科陳明澤主任一看,診斷是「蜂窩性組織炎」,但奇怪的是,這個傷口怎麼換藥都好不了!陳主任警覺不對勁,進一步檢查發現——朱先生的右腳動脈血管有輕微阻塞,兩隻腳的脛前動脈、腓動脈通通變窄了! 血液流不過去,難怪傷口像破掉的水管,補了又漏。
醫院立刻安排心臟科張偉俊醫師接手,當天就做「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術」(醫生都叫它PTA),還放了2支支架把血管撐開。手術完朱先生超有感,直呼右腳「像打通任督二脈」,從冰棒腳變回暖呼呼!更慶幸的是,這次住院意外揪出下肢血管阻塞,差點就要釀成截肢悲劇。
👩⚕️ 案例2:糖尿病阿姨腳趾潰瘍,血管阻塞「像斷電」
57歲葉女士有第二型糖尿病,天天打胰島素+吃藥控制。但她右腳第三根腳趾的傷口,爛了整整一個月都不結痂,雙腳還腫得像麵龜,痛到沒辦法穿鞋。外科醫師一看苗頭不對,馬上轉給心臟科張偉俊醫師。
張醫師用「動脈分段血流壓力測試」(簡稱ABI)一量,當場嚇一跳——右腳周邊動脈嚴重阻塞,左腳也有中度阻塞!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更發現「右側股淺動脈遠端完全堵死」,簡直像高速公路封閉。
葉女士在110年5月緊急做血管擴張術,這次除了氣球擴張,還用了「塗藥氣球」防止血管再狹窄,最後加裝金屬支架當作血管的鋼筋。追蹤一年後,支架依舊暢通,腳趾傷口也順利癒合,免去截肢噩夢!
❗ 周邊血管阻塞=身體的「隱形殺手」!
豐原醫院心臟科張偉俊醫師解釋,周邊血管就是心臟以外的血管,像你手腳、大腦的血液輸送管線。當這些管路塞住,就像家裡水管堵了,下游(手腳末端)肯定沒水用!而血管塞住的元兇,就是這 6大危險因子:
- 血壓飆高高|血管壁長期被沖刷,容易受傷堆積斑塊
- 血脂過濃稠|膽固醇像油垢黏在血管,越積越厚
- 血糖控不好|糖分腐蝕血管內膜,傷口難癒合
- 老菸槍習慣|尼古丁讓血管收縮,血流速降低30%↑
- 年齡門檻到|男>45歲、女>55歲,血管自然老化
- 免疫系統亂|自體免疫疾病(如血管炎)會攻擊血管
💡 張醫師特別提醒:「洗腎病患、糖尿病患者最危險!這群人腳上一個小傷口,拖超過1個月好不了,十之八九是血管塞住了!」
🦵 從「走路腿痠」到「腳趾發黑」!血管阻塞3階段警訊
第❶階段:間歇性跛行(血管塞30-50%)
- 走500公尺就腿痠腳麻,休息5分鐘又好了
- 小腿肚像灌鉛,爬樓梯特別吃力
- 常被誤認是「老了沒力」或「坐骨神經痛」
第❷階段:休息也疼痛(血管塞70%↑)
- 晚上睡覺腳冰冰痛痛,要垂在床邊才舒服
- 腳趾顏色蒼白,摸不到脈搏跳動
- 腳毛莫名脫落,皮膚像玻璃紙發亮
第❸階段:傷口壞死(血管塞90%↑)
- 腳底破皮、腳趾潰瘍,超過1個月不結痂
- 傷口變黑紫色,飄出腐敗臭味
- 感染蔓延成「壞疽」,截肢率飆升!
⚠️ 醫師警告:「很多患者拖到腳發黑才就醫,這時血管完全堵死,連做導管都難救!」
🛡️ 搶救下肢血管!治療3招避免截肢
✅ 內科治療|打通血管「塞車路段」
- 氣球擴張術:用未充氣氣球導管鑽進阻塞處,充氣撐開血管(像通水管)
- 塗藥支架:放進網狀支架撐住血管,塗藥層可防組織增生回堵
- 血栓溶解劑:針對急性血栓「爆塞」,打藥溶掉血塊
✅ 外科治療|幫血管「開外環道」
- 繞道手術:取一段自體血管,接在阻塞段兩端「另闢新路」
- 血管內膜切除:剖開血管把斑塊刮乾淨(適合大段阻塞)
✅ 整合照護|傷口+血管雙管齊下
- 心臟科打通血管後,整形外科接手清創:剪除爛肉、高壓氧助傷口長肉
- 糖尿病患必會診新陳代謝科:調整胰島素劑量控糖
- 傷口癒合後需復健科訓練:重建走路功能,避免肌肉萎縮
🧤 5招保養下肢血管!醫師親授「護腳指南」
- 每天摸腳溫|雙手摸腳背比溫度,一腳特別冰要注意
- 剪指甲看顏色|腳趾甲泛紫白、傷口變黑速就醫
- 穿寬頭鞋襪|避免擠壓腳趾,糖尿病患選無接縫襪
- 抬腿動腳踝|坐著時勾腳尖10秒×10次,促進血液回流
- 戒菸控三高|血糖飯前<130mg/dL、糖化血色素<7%
🌟 張偉俊醫師叮嚀:「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!尤其糖尿病患洗腳後,趾縫一定要擦乾,小小黴菌感染都可能釀成截肢!」
📍 這些人快做「血管檢查」!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項,建議到 心臟內科、新陳代謝科、血管外科 掛號檢查:
- 走路超過10分鐘就腿痠麻痛
- 腳上有超過1個月沒好的傷口
- 腳趾莫名變黑或蒼白冰冷
- 本身有糖尿病且超過5年病史
- 洗腎患者合併腳部刺痛
💪 越早發現血管阻塞,越有機會用氣球擴張救回來!拖到腳發黑壞死,神仙也難救! 快把這篇轉給常喊腳麻的親友,搶在截肢前逆轉命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