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到吳若權,你可能想到他是暢銷書作家,但這幾年他的名片根本印不完!企管顧問、心理諮商師、靈性療癒導師、專業咖啡烘焙師⋯⋯最讓人嚇一跳的是,他同時還是照顧中風媽媽整整20年的全職看護。這種「多功模式」連出版社老戰友都搖頭笑說:「這哪叫斜槓?根本是扛水泥的『粗槓』等級啦!」
🕒 時間管理魔人:照顧母、寫書、學技能全包
遠流出版的企劃副理鍾曼靈講起吳若權就佩服:「我40幾歲下班只想躺平追劇,他57歲卻像裝了金頂電池!」原來吳若權的日常是這樣轉的:
- 清晨5:30 準時起床,先衝游泳池報到
- 三餐親煮 天天回家陪媽媽吃飯
- 風雨無阻 每2天陪媽媽跑醫院復健
- 深夜趕稿 卻從不拖稿的準時作家
- 週末必修 書法課雷打不動
更猛的是,他硬是在這種高壓行程裡,擠出時間考到中國心理諮詢師執照、美國療癒師證照,54歲還拿下世界精品咖啡協會(SCA)7張證照,現在還會去朋友咖啡店打工練拉花!
🤔 時間哪來的?關鍵在「自律到不用人管」
「他一定很閒吧?」面對讀者疑問,吳若權笑說根本相反。20多年前媽媽突然中風又罹癌,生活瞬間變戰場。他悟出狠招:「媽媽每3個月要回診,我就把『想做的事』全排在回診前完成!」這種拚勁其實源於童年——5歲被寄養鄰居家、國中淪落放牛班被霸凌。「高中我發誓:這輩子再也不要被人看不起!」沒補習硬是考上政大,養成他「自律到不用人盯」的硬派性格。
☕ 手沖咖啡像坐禪:磨豆子是最療癒儀式
問他為什麼把自己逼這麼緊?吳若權的答案超乎想像:「沖咖啡時,看著水流慢慢滲透咖啡粉,那個過程…根本是中年人的靜心禪!」他每天堅持手沖一杯,形容得像修行:
「水流不能急,心要定,和坐禪一模一樣。當你專注在香氣和手感上,那些煩人的客戶、帳單、病歷表…全都暫時關機了。」
學咖啡還讓他悟出人生道理。在咖啡產地看到農民照料咖啡樹,他驚覺:「原來今日的雨,會影響三年後豆子的苦甜。就像我們不經意的小事,都在默默改變人生軌跡。」
💡 中年學習秘訣:把「我沒空」變「我選擇」
吳若權不是超人,他只是很會「斷捨離」。現在推掉一堆電視通告、廣告代言,連朋友揪出國都婉拒。「年輕時想賺錢享受,現在只把時間留給兩件事:陪媽媽吃飯,和學讓我心跳加速的新玩意。」
他翻轉「沒時間」的思維:「不是沒時間,是優先順序的問題。當你真心想學,自然會像擠海綿一樣榨出時間。」他手機裡沒有遊戲APP,零碎時間全拿來看咖啡烘焙曲線圖、研究書法字帖。
🌱 學技能送的人生禮物:放下執念的勇氣
學咖啡杯測時有件趣事:同一支豆子,有人喝出檸檬酸,有人嚐到藍莓味。這讓他頓悟:「以前修佛法總說要放下執著,直到此刻才懂——何必堅持別人非得嚐出檸檬味?試著去理解他的藍莓世界,生命就變寬了。」
現在的他不再強求事事按計畫走。「生豆要經過日曬、水洗、高溫烘焙,最後磨成粉才能萃出香氣。」他笑著比喻:「人生也是啊!那些摔得粉身碎骨的時刻,往往在後來回甘。」
✨ 粗槓中年的溫柔革命:在多重角色裡安放自己
採訪尾聲,問他扛這麼多身份不累嗎?吳若權眼睛突然發亮:「照顧媽媽是甜蜜責任,學咖啡是玩遊戲,寫作是呼吸…當每個角色都是你真心想要的,它們反而會互相充電!」
他現在最大夢想是開間咖啡館。「想像用我的手沖,療癒每個走進來的靈魂。」57歲的吳若權用行動證明:中年不是下坡起點,而是人生遊戲解鎖新關卡的黃金時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