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膳食營養

9招防食物中毒!達人曝別水洗生肉、水果別切開放

☀️夏天真的超危險! 最近福容大飯店員工集體食物中毒上吐下瀉的新聞嚇壞好多人。天氣越熱、濕氣越重,細菌繁殖速度簡直像坐火箭!別以為只有生魚片危險,連你帶的愛心便當、自製沙拉罐頭,甚至阿嬤醃的泡菜,只要一個步驟沒做好,馬上變細菌溫床!達人譚敦慈護理師和日本健康管理師南惠子親授9招從「採買→處理→保存」的保命守則,台灣主婦一定要筆記!

🛒【採買篇】市場超市這樣買最安全

🥚 1. 雞蛋挑「不同產地」洗選蛋

譚敦慈在節目中強調:「我都會刻意輪流買不同牌子的洗選蛋!」為什麼?

  • 洗選蛋經過專業清洗殺菌,蛋殼上雞屎、沙門氏菌殘留少很多
  • 同產地雞蛋萬一爆發污染,你家的蛋可能全中招! 分散買才聰明
  • 挑選時檢查蛋殼有無裂痕,破掉的絕對不能買

❄️ 2. 保冷袋是你的買菜神隊友

「台灣人愛吃溫體肉,但夏天高溫下肉品半小時就開始滋生細菌!」譚敦慈建議:

  • 傳統市場買魚買肉,保冷袋+冰磚是基本配備
  • 超市買真空包裝肉品,記得用手搓一下包裝,確認沒漏氣才安全
  • 看到肉品滲出血水或袋子膨脹?直接跳過別猶豫!

🧺 3. 生鮮最後買+分裝防交叉污染

日本厚生勞動省特別提醒主婦:

  • 魚肉海鮮放購物車最上層,汁液才不會滴到其他食物
  • 夾鏈袋或保鮮盒分裝生肉,避免污染蔬菜水果
  • 買完1小時內趕快回家冰!別順路去喝咖啡聊是非

🔪【處理篇】廚房做錯這步細菌暴增48萬倍!

🥬 4. 洗菜先洗再切!番茄蒂頭是重點

南惠子點出最常忽略的細節:

  • 葉菜根部掰開沖洗,泥土裡藏滿大腸桿菌
  • 番茄蒂頭凹槽用流水邊沖邊刷,這裡最髒!
  • 高麗菜剝掉外層2-3葉再洗,農藥殘留少很多

🚫 5. 生肉千萬別用水沖!細菌噴滿廚房

「很多媽媽以為沖肉更乾淨,反而害全家中毒!」譚敦慈急喊停:

  • 生肉上的彎曲桿菌、沙門氏菌會隨水花噴濺3尺遠
  • 砧板、水槽、甚至你圍裙上都沾滿菌!
  • 正確做法:肉品直接下鍋煎煮,高溫才能殺菌

🍎 6. 水果別預先切好!上班族帶便當這樣做

「切開的水果放室溫1小時,細菌量多到嚇人!」南惠子提醒:

  • 帶便當的水果整顆帶(香蕉、橘子最方便)
  • 非切不可時:
    • 大塊狀減少表面積
    • 鹽水或檸檬水減緩氧化
    • 冰袋保冷直到要吃再拿出來

🍠 7. 便當裝填有黃金時間!隔夜菜加熱關鍵

「前一天裝便當?白飯一出電鍋就要立刻裝!」譚敦慈傳授私房技巧:

步驟 重點
1. 趁熱裝盒 飯菜溫度>60℃直接裝,蓋子留縫散蒸氣
2. 降溫秘訣 便當盒放冰水浴加速冷卻,細菌沒空繁殖
3. 冷藏溫度 放冰箱下層冷度最夠(10℃以下)
4. 隔夜菜加熱 翻鬆+微波2次,中間攪拌讓中心溫度>55℃殺菌

🥫 8. 自製罐沙拉、泡菜的隱藏地雷

「玻璃罐沒殺菌?等於把細菌泡在營養液裡!」南惠子示範安全做法:

  • 耐熱玻璃罐用滾水煮5分鐘,撈起倒扣晾乾
  • 生菜徹底脫水再裝罐,濕氣是細菌溫床
  • 醃泡菜時:
    • 雙手用酒精消毒再下去抓醃
    • 容器鋪一層保鮮膜隔絕空氣
    • 放冷藏醃別放室溫,3天內吃完

🧊【保存篇】剩菜、洗碗的致命細節

🍲 9. 剩菜回鍋不是熱就好!

「剩菜放涼才冰?細菌早開派對了!」日本厚生勞動省教戰:

  • 吃剩的菜離開餐桌就重新煮沸
  • 淺容器分裝加快散熱,2小時內冰進冰箱
  • 隔餐復熱要徹底翻動,中心滾燙才安全

🧽 10. 碗盤泡水超過1小時=細菌養殖場

東京大學實驗驚人發現:

泡水時間 碗盤細菌量 暴增倍數
剛吃完 60-80個 1倍
泡4小時 約10萬個 1,250倍
泡10小時 超過2,900萬個 48萬倍
  • 吃完立刻沖掉殘渣,別堆水槽
  • 熱水+洗碗精徹底清潔,菜瓜布每週換
  • 砧板生熟食分開,木砧板用完灑鹽刷洗去腥

💡譚敦慈小叮嚀:「夏天帶孩子野餐?保冷袋裡放溫度計!隨時確認內部溫度<7℃,超過就別吃了,安全最重要!」

這9招看似簡單,但8成台灣家庭都漏掉3項以上!尤其「生肉不水洗」、「水果不預切」這兩點最多人做錯。快把這篇存進手機,下次買菜煮飯前拿出來複習,才能安心享受美食不中毒!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