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健康保養

87歲教授超硬朗!公開控血壓防中風7種平價好物+健走神招

大家有沒有發現,一到冬天氣溫狂降,心臟和血管就特別吃力?血管一緊縮,中風、高血壓這些毛病就很容易找上門!講到這個,我最近超佩服一位87歲的日本老教授——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家森幸男。這位阿公不只頭腦靈光,身體還硬朗到不行,每天通勤、演講走八千步都不喊累,血壓更是穩穩的沒中過風!他花了幾十年研究全球飲食,發現日本人雖然長壽,但「健康壽命」卻比平均壽命短了整整10年,問題就出在「吃太鹹」啦!

家森教授自己就是活招牌,靠著一套超簡單的飲食法跟運動習慣,把血管顧得妥妥的。今天我就來幫大家挖出他的獨門秘訣,全部都是平價好物跟日常小習慣,不用花大錢就能學起來~重點是,我還會加碼教授沒公開的實用細節,讓你一學就會!

日本長壽背後的隱形炸彈:高鹽飲食害你少活10年!

先來說說為什麼教授這麼強調「控鹽」。你可能覺得日本料理很健康,滿滿的魚和大豆對吧?沒錯,這些食材裡的牛磺酸跟大豆異黃酮確實能保護血管,降低心臟病風險。但問題是~傳統日本飲食「鹹到爆」啊!教授研究發現,日本人每天平均比別人多吃4~5公克的鹽,等於多吞一整茶匙的鹽巴!鹽分一過量,血壓就飆高,血管容易硬化,中風機率也跟著上升。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平均活到84歲,但最後10年常常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⋯教授感嘆說:「多活那10年,卻沒生活品質,有什麼意義?」所以啦,他開始推廣「均衡營養+控鹽排鈉」的吃法,目標是讓大家健健康康活到老。

教授自己每天必備7種平價好物,這些在台灣超市、菜市場都超好買,不用花大錢就能顧血管!我幫大家整理成懶人包,每種都詳細講解怎麼吃最有效:

🥢 1. 大豆製品(豆腐、納豆):血管的清道夫

教授早餐常吃納豆配飯,午晚餐也會加一塊豆腐。大豆裡的「大豆異黃酮」超神,它能讓血管變年輕,促進血液流通,預防動脈硬化。重點是~大豆製品超便宜!一盒嫩豆腐不用30塊,納豆一小盒也才15元。教授建議選「非油炸」的,像涼拌豆腐或味噌湯裡加豆皮,避免吃油豆腐那種高油脂的。份量不用多,一天一小塊豆腐或半盒納豆就夠,吃太多反而會脹氣哦!

🌰 2. 種子類(芝麻、奇亞籽):小顆粒大能量

別看芝麻小小一顆,它可是教授便當裡的常客!芝麻富含維生素E跟鎂,能放鬆血管壁,讓血壓乖乖聽話。教授最愛撒在優格或沙拉上,一天一湯匙就夠。在台灣,買芝麻粉或芝麻粒都很方便,早餐加進豆漿裡,或撒在白飯上香噴噴~記得選「未調味」的原味芝麻,避免那些加糖或鹽的版本,才能真正控鹽!

🌿 3. 海藻類(昆布、海帶芽):排鈉小幫手

海藻是教授控鹽的關鍵!它含豐富的鉀跟膳食纖維,能幫身體把多餘的鈉排出去。教授常把昆布絲當小菜,或煮湯時丟一把海帶芽。台灣人愛吃的海帶結也很棒,但教授提醒~市售滷味海帶超鹹,要自己煮!買乾海帶回家泡開,加點醋跟薑涼拌,清爽又低鈉。一週吃三次,每次手掌心大小就有效~

🥬 4. 蔬菜類(高麗菜、青花菜):抗氧化戰士

教授每餐必備兩種蔬菜,最推高麗菜跟青花菜!它們的纖維質能清血管,植化素還能抗氧化。重點是~台灣高麗菜便宜到爆,一顆不到50塊!教授吃法超簡單:青花菜用電鍋蒸熟,高麗菜切絲生吃或清炒。他強調「不用煮到爛」,保留脆度營養才夠。份量要夠~一餐至少半碗煮熟的菜,顏色越深綠越好,像菠菜、地瓜葉也是好選擇!

🐟 5. 魚貝類(魷魚、鯖魚):末梢血液循環救星

魚肉是教授的主菜首選,尤其魷魚跟鯖魚!它們的牛磺酸跟DHA能改善手腳冰冷,讓末梢血管不阻塞。台灣鯖魚便宜又新鮮,一尾不到100元~教授避開油炸,改用烤或蒸的。偷偷告訴你~他連吃便當都選鯖魚飯,但會把醬汁刮掉減少鹽分。一週吃三次魚,貝類像蛤蜊也不錯,但避免醃漬過的蚵仔或小卷哦!

🍄 6. 菇類(香菇、金針菇):血管的柔軟劑

香菇不只提鮮,還富含β-葡聚醣,能讓血管保持彈性!教授每天吃,煮湯時丟幾朵乾香菇,或炒菜加新鮮菇類。台灣香菇超多選擇~推薦買乾香菇自己泡,營養比新鮮的濃縮。重點是~菇類吸油又吸鹽,煮的時候少放調味料,用它的天然鮮味就夠!

🍠 7. 芋類(地瓜、芋頭):高纖控血糖

地瓜是教授的主食替換王!它的纖維質能穩定血糖,間接保護血管。教授常把白飯換成半碗蒸地瓜,或切塊加進沙拉。台灣地瓜又甜又便宜~選黃肉的更營養。但別吃炸地瓜或蜜地瓜哦~太甜太油啦!簡單蒸熟最好,連皮一起吃纖維更多~

教授的三餐搭配超簡單~他用「1份主食+1份主菜+2份副菜」原則,像這樣:

  • 早餐:全麥吐司(主食)+豆腐(主菜)+涼拌高麗菜&海帶芽(副菜)
  • 午餐便當:糙米飯(主食)+烤鯖魚(主菜)+蒸青花菜&香菇(副菜)
  • 晚餐:地瓜(主食)+魷魚炒芹菜(主菜)+芝麻拌菠菜&味噌湯(副菜)

再加一份水果跟乳製品,營養滿分又不無聊!他的便當照片我看過~滿滿五顏六色的蔬菜、低脂海鮮,配毛豆跟豆腐,看了都流口水!

排鈉神招:早餐優格這樣吃,中和整天鹹食!

講到控鹽,教授有個獨門秘訣~早餐必吃200克無糖優格!他說這是「排鈉保險」,因為優格裡的益生菌跟鉀、鈣、鎂能幫身體代謝掉多餘鹽分。教授笑說:「午餐不小心吃太鹹?靠早餐優格補救!」但他也警告~別以為吃優格就能狂嗑鹹酥雞,三餐還是要控鹽啦!

他的優格吃法超有創意~基底是市售無糖優格(推薦希臘式,蛋白質更高),加上這些配料:

  • 鹹口味:撒芝麻+昆布絲+黃豆粉,吃起來像日式小菜
  • 甜口味:加香蕉片+杏仁碎+奇亞籽,天然甜味不膩口

教授強調~優格要「無糖」才有效!在台灣買原味優格,自己加料最安心。份量就是一小杯200克,天天吃也不傷荷包~他還分享一個小技巧:如果外食太鹹,當天下午加吃一小杯優格,立刻補救!

間歇快走運動:87歲腿力比年輕人還猛!

光靠飲食還不夠~教授87歲能走八千步不腿軟,全靠「間歇快走」!這是日本信州大學研發的科學運動法,教授每天練,效果超驚人~快走時血液循環變好,腿部肌肉像幫浦一樣把血打回心臟,降血壓又防中風。他說:「不用跑不用跳,走路就能年輕10歲!」

教授親自教的快走4步驟:

  1. 正確姿勢:抬頭挺胸,視線看前方25公尺(約一台車距離)~千萬別低頭駝背滑手機!
  2. 大步快走:腳跟先著地,手臂彎90度用力擺動~想像自己在趕公車那樣跨大步!
  3. 間歇節奏:快走3分鐘+慢走1分鐘為一組,每天至少5組~教授說:「快走時要喘到講話會斷續的程度才有效!」
  4. 暖身收操:運動前後拉筋5分鐘~簡單伸展大腿後側跟小腿,防受傷又消疲勞!

教授建議每週練4天,不用一次走完~通勤時快走一段、午休再走一段也行。他說很多人一開始太拚,走完鐵腿三天~其實慢慢增加強度就好。重點是「持續」~像他堅持30年,現在爬樓梯比年輕人還快!

真實見證:教授的一天這樣過!

跟你們分享教授超自律的日常~他早上6點起床,先吃優格早餐,接著快走30分鐘去車站。午餐帶自製便當(一定有魚+兩種蔬菜),下午研究空檔做辦公室伸展。晚餐簡單蒸魚配燙青菜,飯後散步消食。教授笑說:「我從不戒美食~偶爾吃拉麵,但會多點蔬菜少喝湯!」這種平衡感~才是長壽關鍵啊!

結語:小改變,大健康!

家森教授用一輩子證明~控血壓防中風不用花大錢!7種平價好物在菜市場都買得到,間歇快走更是免錢運動。重點是「持續做」~像他說的:「每天進步一點點,血管就年輕一點點!」台灣冬天濕冷~心血管危機高~快把這篇存起來,今天開始試試教授的優格早餐或快走法~一起當個硬朗的老人家吧!(笑)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