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健康保養

87歲照樣爬120階不喘!日女醫靠「蛋白質覺醒」逆轉停藥,台灣營養師也喊讚

「爬樓梯當健身,120階當暖身?」這不是年輕人的狂語,而是日本87歲現役女醫師村崎芙蓉子的日常

想像一下這個畫面:在東京地鐵站,一位滿頭銀髮的女士,手提診療包,腳步輕快地穿梭在階梯間。旁人氣喘吁吁,她卻呼吸平穩,一口氣爬上自家公寓的120階樓梯,臉不紅氣不喘。她是村崎芙蓉子醫師,不僅仍在看診第一線,更懷抱著遊遍巴黎、羅馬、探訪中東遺跡的壯志。

「骨骼和肌肉就是生命!」村崎醫師這句話,狠狠打臉「老了就該休息」的刻板印象。她如何在耄耋之年保持驚人活力?答案藏在「蛋白質覺醒」與「刻意動起來」的日常革命裡。

從「減鹽失敗醫師」到「養肌抗老實踐者」的逆襲

曾經的飲食黑歷史:醃漬食品愛好者

村崎醫師坦言,自己曾是「說一套做一套的醫師」。她常勸患者減鹽,自己卻沉迷高鹽食物:

  • 梅干配飯:一餐能吃下鹽度高達15%的傳統梅干
  • 泡菜不離桌:每餐必備,當成開胃小菜
  • 醃漬魚直接烤:從不處理,滿口鹹香才過癮

「那時候覺得,都這把年紀了,吃喜歡的東西有什麼錯?」她笑著回憶。但80歲後的健康警訊狠狠敲醒她:血壓藥、血脂藥照吃,腎功能指數卻默默下滑。身為醫師的她比誰都清楚——再不改,別說環遊世界,連看診體力都難保。

高齡飲食大革命:減鹽×高蛋白雙軌並進

村崎醫師的改變既龜毛又徹底,完全展現醫師的嚴謹性格:

  1. 自製低鹽梅干大作戰
    拜託熟識農家朋友特別醃製,將鹽分從15%砍到僅剩5%。「味道淡了?剛開始很不習慣,但現在反而嚐出梅子真正的果香!」她眨眨眼說。

  2. 泡菜從餐桌消失
    告別這項「偷飯賊」,改用新鮮蔬菜拌芝麻、柴魚片提味。

  3. 醃魚去鹽術
    買回的鹹魚先泡水30分鐘,仔細刮除表面鹽晶,烤時只淋少許清酒去腥。

  4. 蛋白質攻防戰
    早餐絕對是重點戰場:

    • 必吃一份手掌大的魚肉(鯖魚、秋刀魚輪替)
    • 搭配300cc溫牛奶(乳糖不耐改無糖優格)
    • 額外補充高蛋白營養飲品(選擇大豆分離蛋白配方)

「很多人以為老人家吃清淡就是清粥小菜,大錯特錯!」她強調:「我的早餐比許多上班族還澎湃,蛋白質不夠,肌肉就像沙灘城堡,漲潮就垮。

驚人成效:停藥後身體更勝從前

這套「減鹽高蛋白計畫」執行數月後,健檢報告讓村崎自己都嚇一跳:

  • 血壓穩定落在125/75mmHg區間
  • 血脂數值全數回到安全線內
  • 最關鍵的腎功能指數停止下滑,甚至微幅回升

我親手停掉自己的血壓藥和血脂藥!」她語氣帶著自豪。更明顯的是日常體感:地鐵站爬樓梯不再需要中途休息、診療時久站不易腰痠、旅行扛行李也輕鬆許多。

蛋白質=銀髮族的生命之鑰!台灣專家深度解析

為什麼蛋白質對高齡者如此致命地重要?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荒井秀典副院長點出關鍵:「肌肉流失速度,決定你的老化速度。」他進一步解釋:

  • 3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% 速度流失
  • 60歲後流失速度暴增到每年3%
  • 肌肉原料七成以上是蛋白質,吃不足等同讓肌肉「斷炊」

台灣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營養師林君玉也呼籲:「很多長輩怕吃肉傷腎,結果蛋白質吃太少,反而陷入肌少→衰弱→臥床的惡性循環。其實腎功能正常者,每公斤體重需1.2克蛋白質,60公斤長者每天就要吃72克!」

破解迷思:植物性蛋白更適合銀髮族?

村崎醫師早餐吃魚喝奶,但荒井副院長特別提醒:「植物性蛋白質有三大不可取代優勢:

  1. 零膽固醇:不增加心血管負擔
  2. 高纖維:促進腸蠕動防便秘
  3. 富含植化素:天然抗發炎、抗氧化

台灣營養師的在地建議清單:

食物類別 推薦選擇 份量換算 小技巧
優質植物蛋白 板豆腐、毛豆、無糖豆漿 1塊板豆腐=20克蛋白 毛豆蒸熟撒胡椒鹽,當看劇零嘴
友善動物蛋白 鯖魚、秋刀魚、雞胸肉、雞蛋 掌心大魚排≈25克蛋白 雞胸肉撕絲拌小黃瓜,開胃又增肌
高效補充品 大豆分離蛋白粉、無糖高蛋白飲 1匙蛋白粉≈15克蛋白 加進燕麥粥,早餐蛋白質一次達標

比吃更重要的事:村崎醫師的「刻意動」哲學

「疫情封城時,我才驚覺年輕時沒練肌力的後果多可怕!」村崎醫師坦言,短短幾週居家,體力竟斷崖式下跌。自此她立下鐵律:即使休診日,也絕不「沙發馬鈴薯」

她的每日運動處方箋

  1. 5000步強迫症
    就算買醬油,也要繞遠路去隔壁街超市。「搭捷運?故意提早一站下車,多走10分鐘剛剛好。」

  2. 樓梯是免費健身房
    拒絕電梯成癮!「我家公寓120階,分3次爬完?那是過去式!現在一口氣攻頂,心跳微喘剛剛好。」

  3. 百貨公司健走術
    雨天就去百貨公司「逛樓層不購物」,從B1到頂樓來回兩趟,輕鬆達標。

「不要小看日常累積的活動量!」台灣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分析:「爬樓梯5分鐘相當於平地走400步,對鍛鍊大腿股四頭肌(膝蓋保護神)特別有效,村崎醫師的做法非常聰明。」

台灣人瑞也驗證!長壽餐桌的共通點竟是…

荒井副院長團隊調查日本百歲人瑞的飲食習慣,發現一個跌破眼鏡的結果:超過9成的人瑞,每週必吃3次以上「豆腐」!它擠進長壽食物前三名的關鍵在於:

  • 大豆蛋白:完整胺基酸組成,促進肌肉合成
  • 大豆異黃酮:緩解更年期不適,保護心血管
  • 卵磷脂:維持腦神經傳導功能

「這和台灣的長壽村飲食不謀而合!」北投健康服務中心營養師陳珮蓉指出:「像新竹北埔、花蓮鳳林這些長壽鄉,餐桌上一定有滷豆腐、味噌湯、豆干炒芹菜,便宜卻營養滿分。」

給台灣熟齡族的行動指南:今天就能開始

蛋白質聰明吃3訣竅

  1. 分散攝取:別集中晚餐狂補!每餐都要有20-30克蛋白質(例如早餐:2顆蛋+牛奶;午餐:掌心大雞腿;晚餐:半盒板豆腐)
  2. 植物優先每天至少1餐以植物蛋白為主(毛豆糙米飯、香椿拌豆腐)
  3. 善用補給:牙口不好或食量小者,無糖豆漿加蛋白粉,輕鬆達標不脹氣

肌力養成2重點

  • 微喘是訊號:走路速度維持在「能說話但無法唱歌」的微喘狀態
  • 負重漸進:買菜改用後背包分攤重量,逐步訓練負重能力

「87歲不是等於失能,而是證明身體忠誠回報你對它的投資。」——村崎芙蓉子醫師的活力宣言

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! 就像村崎醫師80歲才認真減鹽補蛋白,照樣逆轉停藥。今天就去買塊豆腐、多爬一層樓梯,你的肌肉骨骼會用往後十年的自主生活回報你。

作者更多文章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